12月9日,扬州市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授证仪式举行,全市共有12名学生获得小院士称号,其中陈诺、宗懿涵、黄胡瑞和刘宇轩四位学生竟然来自江都区同一所小学。今年8月,他们赴美国参加wer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取得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小小机器人爱好者组成“创新天才f4”
去年10月,江都区实验小学成立机器人社团,刚刚升入三年级的陈诺、宗懿涵、黄胡瑞和刘宇轩报了名。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么小,也能玩机器人吗?”机器人社团辅导老师韩承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年龄不是问题!”
没有现成的教室,四个小男孩把闲置的教室打扫得一尘不染。缺少电脑,他们从自己家里拎来父母的笔记本。每个周二和周五的下午,他们相约来到机器人教室,一起调试、琢磨机器人,每周六,其他同学在休息、娱乐,他们依旧在学校研究。老师和同学们给他们取了一个昵称,叫“创新天才f4”。
破格受邀全球机器人大赛
2013年11月底,“创新天才f4”远赴广西柳州参加wer世界教育机器人中国锦标赛。在一千多支队伍中,他们分别取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但遗憾的是,总分未进前三名,并不符合参加全球大赛的标准。组委会了解到,机器人兴趣小组成立刚两个月,接到组委会发来的材料后,仅一天半时间就拼装完毕,潜力很大,于是决定破格邀请他们参加全球大赛。
今年8月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赛比赛时间300秒,要完成17项常规任务和一项附加任务。韩承建举例说,“移动巨石”任务中,机器人将巨石移开,垂直投影必须不压住指定区域,且不与场地以外接触。由“创新天才f4”组成的两支队伍在第一轮一度落后的情况下,第二轮进行调整,成绩明显提高。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最终,陈诺和宗懿涵同学组成的“不可战胜队”获二等奖,黄胡瑞和刘宇轩同学组成的“非凡队”获三等奖。
美国著名机器人教育家杰克·门德尔森在给他们颁奖时,忍不住拍着陈诺的肩膀说:“how big of you!”
把生活小问号“变”成了国家专利
这四个孩子头脑灵活,小问号特别多。黄胡瑞问:“老师,我发现洗毛笔很麻烦,容易把黑水甩到墙上。我能不能发明一种方便的洗毛笔机器?”“可以呀!你好好想想!”得到老师的赞同后,他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出了“全封闭方便毛笔清洗器”,获得扬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扬州市“市长奖”提名奖。宗懿涵发现妈妈拖地时,门吸很碍事,于是设计出“隐藏式多点门吸”,获得扬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今年10月底,这两项发明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今年年底中国少年科学院将在全国范围内招纳小院士,宗懿涵与黄胡瑞双双通过初选。12月26日至29日,他们将赴北京参加专家答辩。
看看他们的
创新小发明
露天停车不结霜的帘子(陈诺)
冬天,在露天车位停车,汽车前挡风玻璃上会结一层霜。便携式汽车前挡防霜防尘帘,利用弹簧片自动复原的特性,制作一根卷轴,卷轴上缠绕防水布。当汽车露天停放时,只需轻轻一拉,拽出防水布,覆盖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两端卡在车内a柱上。既可以防止灰尘,冬天的晚上更可以防止汽车前挡结霜!用完,只要取下,防水布在弹簧片的作用下,会自动缩进去,便于携带。
充气快不占地的救生筏(宗懿涵)
可快速充气的应急救生筏,利用爆燃式汽车安全气囊中的气体发生器,在极短的时间内给救生筏充气。既能在不用时尽可能少地占用空间,又能在需要使用时迅速充气,保证乘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安全撤离。
检测汽车内酒精警示系统(黄胡瑞)
给汽车强制预装一个酒驾的自动检测系统,可利用分布于汽车内不同位置的酒精传感器,检测汽车内的酒精。一旦检测到车内有酒精含量,启动车辆双跳(车辆前后的两侧转向灯同时闪动),提醒路上行人和交警。既使交警查酒驾、醉驾更有针对性,又对酒驾、醉驾人员起到警示震慑作用,更避免了因车内其他乘客饮酒导致的车辆无法启动(部分研究让车辆检测到酒精后自动熄火)。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