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每年40万辆车由机器人“智造
2024-06-03 14:12    7677    中华厨具网

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分公司生产线

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分公司生产线

2014年,对于重庆汽车工业而言,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有关机构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重庆拥有汽车总量达到399.8万辆,在全国31个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首都北京。在此背景下,创造了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罕见的增速。

同样,对于重庆两江新区的汽车工业而言,这一年也具有着特殊的意义—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基地一期投产、二期签约,使得两江新区在打造“千亿国际汽车城”的征途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速度

百亿级重庆基地 建成只需15个月

昨日,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基地竣工投产暨二期项目签约仪式在龙兴工业开发区举行。这个“百亿级”汽车项目在两江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中国最大微型车厂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协议,在两江新区打造该公司继柳州、青岛之后的第三大生产制造基地。该基地从签约到昨日投产,仅耗时15个月。

作为龙兴工业开发区首个“百亿级”汽车项目,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黄春笋说,从正式动工到竣工投产,仅用了15个月,就在一片高差80多米的山川上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工厂,这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堪称典范。

规模

年产40万辆整车及40万台发动机

两江新区提供的有关资料显示,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66亿元,占地160万平方米,具备年产40万辆整车及4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重庆基地具有国内领先的造车水平,是上汽通用五菱全力打造的一座国内标杆性工厂。”上汽通用五菱有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主要生产的五菱之光商用车型,是中国微车历史上市场保有量最大、国内销量最大的单一平台车型。

据了解,该产品在2010年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被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在2011年《福布斯》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位列前三甲。

“重庆基地的建设,不仅为上汽通用五菱的发展增添了全新动力,也将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在竣工仪式上说,重庆是一个汽车产业基础及环境非常好的地方,这里有成熟的配套、优秀的人力资源,同时通畅的水路运输也会给产品的物流带来更多的便利。

配套

2016年全部建成 创造产值69亿元

记者了解到,与上汽通用五菱一期落户两江新区的16家配套企业,总投资33.45亿元,产值69亿元。截至2014年11月底,已有五菱工业等9家上汽通用五菱核心配套企业落户龙兴工业开发区,总面积452亩,总投资19亿,达产后总产值达38亿,形成年产汽车6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

“目前,各配套企业已相继进场建设,大部分已处于主体建设中,预计2015年1~3月将会有6个项目建成投产,2016年1月前将全部建成投产。”龙兴工业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

机器人上阵 作业工人寥寥无几

长安、力帆等汽车生产车间大家都见过了,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基地的生产车间,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昨日,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车间进行了仔细打探。

让记者意外的是,在冲压和焊接车间,作业的工人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却是焊接机器人。

“现阶段主要生产的是五菱之光商用车型,但我们还是大量借鉴了乘用车的生产工艺。”生产车间一位负责人表示,装备机器人生产线后,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也为焊接精确度提供了足够的保证。 记者 冯俊松

链接

两江新区汽车业

今年产值突破1500亿

本次投产仪式上,还有一出重头戏,即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基地二期签约仪式。上汽通用五菱负责人说,在一期投产时同步签约二期,是上汽通用五菱对重庆两江新区这片沃土的“高度肯定”。

“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基地一期建成投产、二期签约,为重庆两江新区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说。

据了解,目前,重庆正形成“1+10+1000”的汽车产业格局。“1”就是长安,总部在重庆,去年汽车总产量240万辆,在重庆就生产了150万辆。“10”就是上汽、北汽、二汽、力帆、恒通、福特、铃木、五十铃、依维柯、美国通用等。“1000”就是1000个汽车零部件厂,其中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占比达80%。

来自两江新区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江新区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达到1541.02亿元,同比增长27.3%,生产汽车130.20万辆,增长23.2%。据悉,到2015年,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将生产汽车23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2600亿元。到2020年,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将形成产能300万~400万辆、产值达3000亿~5000亿元的规模。两江新区千亿级国际汽车城正借势加速形成。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