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机器人
2024-06-03 14:09    8375    中华厨具网

◎年度最佳萌宠

12月5日,美国大片《星际穿越》中的配角,一对酷炫机器人塔斯、凯斯荣获腾讯网年度最佳萌宠。

《星际穿越》中有这样的“桥段”。凯斯“怀抱”女主角安妮·海瑟薇逃离汪洋巨浪,上演“英雄救美”。

腾讯网评论称,读得懂物理数据、操作得了宇宙飞船、穿越得了虫洞、救得了美人、玩得了幽默还卖得了萌,已成为网友心中“最佳机器人”的必备条件。

作为河南省科协青少年教学学会机器人分会的会长,酷炫机器人塔斯、凯斯也抓住了马荣立的心。

他回忆说,上中学时,中国内地有一部风靡一时的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主角就是个机器人。看了这部日本动画片后,自己彻底沦为机器人的“粉丝”。

《铁臂阿童木》在中国上映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反映的是具备强大超能量的阿童木,大战妖魔鬼怪,弘扬正能量的故事。

“阿童木也很萌。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脑袋,脚上装了推进器,比飞机速度还快!”马荣立回忆说。

在马荣立记忆中,作为机器人制造强国,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已经造出了机器人,并成立了产业联盟,政府还出台了扶持政策。带有科幻色彩的阿童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在机器人领域的科技水平。

机器人来自于人类对未来的想象。500多年前,达·芬奇天才般地画下了一个机械武士的结构图,这是人类关于机器人的最初蓝图。

87年前,美国工程师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机器人,它只能发简单的电报。

65年前,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发表了他的经典论文《计算机器与人工智能》,这让“人工智能”的概念开始火热起来。

1965年,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乐观预言:“在20年之内,机器将能做一个人能干的任何工作。”他这种过度乐观的说法,曾在当时广受质疑。

◎机器人“战胜人类”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一部美国科幻电影《未来世界》,在内地上映,使改革开放之初的国人看到了世界第一强国的科学技术。

电影中,心怀不轨的阴谋者企图借机械人乐园开幕之机,以仿

机器人取代来参观的巨商政要,借此控制全世界,不料他们的野心被两名记者予以揭穿。那些和真人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代表了机器人发展的方向。

和真人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已经成为今天的现实。日本媒体报道称,一个机器人研究方面的教授,研制出了一个和他身高、样貌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以便为他应酬一些活动。这个机器人的脸型和那个教授的脸型完全一样,即使在说话的时候脸型都和日本人一样,而且还能做出各种动作,连教授身边的一些朋友,都以为这个机器人是教授本人。

今天的中国人最熟悉的机器人偶像,莫过于施瓦辛格扮演的机器人——终结者。

80年代末,科幻系列电影《终结者》的故事紧紧围绕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对抗展开,机器人为了扼杀少年时期的人类首领约翰-康纳,通过时空穿梭器回到了过去。智能化“天网”系统派由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的终结者机器人谋划杀死康纳的母亲,整个系列电影中展开了真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殊死之战。

电影中的殊死之战,当然以人类胜利而告终。但在现实中,人与机器人的pk,却以机器人的胜利而告终。

1997年,在人类即将迎来新世纪之际,被媒体称为世纪之战的人机pk,正式上演。美国ibm公司的“深蓝”机器人,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人类与“人”

饶有意味的是,1996年,卡斯帕罗夫曾经击败了“深蓝”。 获胜后,大师认为,计算机如果要获胜,至少还要等上几年。

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变得更聪明的“深蓝”,在全世界注目下,击败了大师。

打不过机器人的人类,只好选择和机器人做朋友。1997年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在中国热映,在这部以机器人为主的电影中,作为人类朋友的“擎天柱”,与企图伤害人类的另一拨机器人展开大战。并最终帮助人类战胜了敌人。

马荣立说,人类发明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完美。2004年妮可·基曼主演的《复制娇妻》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乔安娜·埃伯哈特跟丈夫和两个孩子来到郊区斯特佛德市过着安静平淡的生活,然而,乔安娜发现邻居太太们一个个完美得不像正常人,而且包办了所有家务也毫无怨言。后来真相揭开,原来这些“完美娇妻”全都是机器人。聪明的乔安娜只好假扮成超完美机器人,最终领着孩子逃出魔掌。

郑州市民,清华大学工科硕士刘学东也是个机器人迷。他曾经投资拍摄了河南第一部动漫版机器人电视剧《小龙儿》,创意来自于童年时看过的《铁臂儿童木》。

作为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板,刘学东注意到,中国已经成为机器人第一大国,据2014年度工业机器人深度行业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机器人销售总量为32864台。

刘学东说,在浙江宁波出现了机器人当“跑堂”的餐厅。而扫地、擦窗机器人已经走入河南普通市民家里,成为新的家庭成员。河南省还规划了超千亿元的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不仅是河南,上海、天津、江苏等省市均已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当地重点发展项目,媒体报道称,超过70家的中国内地上市公司都在做机器人概念。每隔几天就会听说有新机器人公司成立。

经济学者、河南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宋向清认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当人工的潜力以及规模效应已被开发到极限,技术手段的升级就成为必然之选,用机器人取代人工是这一逻辑的必然延续。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