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工业机器人开启随州“智造”新时代
2024-06-03 10:34    7073    中华厨具网

昨日上午,湖北齐星集团机械制造工业园内,正值班的焊接工小马身穿干净的工作服,背着手,站在工作台前,显得轻松自在;而在一年前,他上班时还是一副手持电焊机、满身脏乎乎的形象。

小马只是我市工业企业里,被机器人“改变”的众多员工之一。如今,各类工业机器人陆续进驻齐星集团、东风车轮厂、泰晶电子等随州企业的生产车间,所发起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革命,使我市机械制造业加速进入“智造”新时代。与此同时,革命的“发动者”――工业机器人也在齐星集团诞生和成长。

齐星集团无疑是我市这场生产力革命的中心。据集团总经理戴百雄介绍,从2003年引进德国发泡机器人开始,齐星集团使用和研发工业机器人已有11年历史。如今,35台各类工业机器人全方位进驻集团生产车间,从事模具表面淬火、油漆喷涂、滚边、焊接、钢板切割、光伏组件装配及搬运码垛等工作。所研发的机器人模具表面感应淬火机床、机器人光纤激光切割机等工业机器人产品,不仅满足了本集团生产需要,还供应给了数十家市内外机械行业企业。

机器人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齐星集团副总经理杨永康算了一笔账,引入了8台机器人的驾驶室喷涂车间,以前人工生产时需要20名工人,现在只要2名工人就够了。

但节约劳动力成本、缓解招工难,并非企业对机器人大手笔投入的唯一动因。杨永康说,以驾驶室喷涂车间为例,以前工人的作业环境非常恶劣,不利于工人身体健康。使用机器人后,不仅工人的生产环境改善了,而且产品质量提高了,油漆损耗也降低了。工作中,工人受到体力、情绪等诸多因素影响,生产效率是曲线般波动的,在长时间、高重复度的工作下,生产效率会下降,而机器人则能在稳定的生产效率下,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生产力革命,而我市的这场“革命”,仅仅只是开端。据了解,目前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平均密度达到每万人55台,我国平均使用密度每万人21台,而我市使用密度还没有达到国内平均值,正处于追赶状态。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增长率,保守估计为年均23%至36%。

专汽、风机是我市两大支柱型产业集群。大范围使用工业机器人,是这两大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半个月来,省、市政府接连在随州召开工业机器人推广现场会,力推我省、我市机械制造业快步进入“智造”新时代。杨永康表示,齐星集团将抓住机遇,积极作为,拿出10余年来使用、研发工业机器人的经验和成果,尤其是成熟的集成技术,当好随州这场生产力革命的“马前卒”。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