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前景,吸引了一批反应敏锐的it巨头加入。虽然他们试图在更高层面占得先机,但总体上,该领域还是一片蓝海,并未像工业机器人那样已形成稳固的市场格局。
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谷歌。2013年12月,谷歌连续宣布了两起资本交易,从而将其收购的机器人公司数量提升到九家。“老八”boston dynamics是尖端仿生机器人技术的标志性企业,不少产品具有浓郁的科幻色彩,比如能模拟人类跑跳、猎豹飞驰,或是能像牛那样维持平衡、负重前进。随即被谷歌收购的第九家公司micromagic systems则为影视产业提供电子动物、戏剧机器人和电动零件,典型产品是六足全地形机器人mantis。领导谷歌机器人项目的“大将”,是之前负责安卓项目的安迪·鲁宾,如此安排,足见谷歌对机器人项目的重视。
苹果公司也不甘落后。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供应链上,苹果投资了105亿美元,以满足自身产品的生产需求。最近,苹果确认将以3.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公司primesense,其开发的三维传感技术最初曾用于微软的体感控制器。
早在2012年,亚马逊就已斥资7.75亿美元,收购自动化订单执行系统厂商kiva。kiva的产品能指挥机器人在仓库中识别目标货架,抓取装满货物的箱子并四处移动。如果亚马逊将其应用于物流部门,能直接提高仓储系统的效率,降低成本。当然也不排除亚马逊由此会进军仓储系统集成领域的可能。此外,亚马逊在近期又展示了一款新概念直升机机器人(如上图),它能快速完成点对点的送货业务,效果非常吸引眼球。
微软对机器人的兴趣也非常明显。2007年,盖茨曾以“让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为题发表文章,预言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个信息时代的热点。此前在2006年,微软的机器人部门就推出了第一代机器人模型,并发布机器人软件系统robotics studio。选择这样的切入点,微软似乎是想在机器人市场上复制“视窗”系统在pc平台上的成功,即通过早期布局确立robotics studio的领先优势,打造成为事实上的技术标准。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