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
拟向不超过5 名机构投资者和自然人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2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0亿元,其中10.2亿元用于工业机器人,5.2亿元用于特种机器人,3.75亿元用于高端装备与3d打印,2.95亿元用于数字化工厂,7.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简评.
扩大工业机器人产能,满足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需求.
2013年中国国内共销售工业机器人3.68万台/套,约占全球销量的20%,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2013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为9579台,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65.5%。我们在2013年6月《“创新助力中国梦”系列报告之四:产业升级助推我国工业机器人快速成长》预计,至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保量将达到约60 万台/套,年销量约复合增速约为25%。按照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司拟投资10.2 亿元用于工业机器人项目,建设期2 年,完全达产后将具备年产各类工业机器人1 万台/套的生产能力,预计年均实现收入21.6 亿元。
特种机器人项目助力国防现代化、提升军工企业实力.
2014 年6 月公司成为军队采购的一级供应商,且具备军工产品二级保密资格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等多项资质。目前,公司特种机器人现已形成8 个型号,且2012-2013 年已为国防重要部门研制、交付了转载输送系统(重载移动机器人agv 系统)等军工产品。2013 年11 月和2014 年7 月分别拿到军品研制合同,价款分别为2000 万元和3740 万元,为公司未来在国防领域进一步开阔特种机器人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特种机器人能够提升我国军队的作战效率、增强作战部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此外,特种机器人及机器人技术应用到军工企业,将提升军工企业生产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公司拟投资5.2 亿元用于特种机器人项目,完全达产后将年产各类特种机器人2000 台/套,预计年均实现收入7.4 亿元。
丰富 3d 打印产品,抢占未来制造技术制高点.
业界有学者认为3d 打印将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将在制造业掀起颠覆性的革命。公司历经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现已形成了成熟的金属材料3d 打印技术,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多个主承力构件、发动机叶片项目提供激光快速成型设备。2014 年公司已在3d 打印方面实现了4 项新的技术成果。
本次非公司发行募资金,拟投资3.75 亿元用于高端装备与3d 打印项目,完全达产后将具备年产各类高端自动化装备400 台/套及激光3d 打印成套设备,预计年均实现收入9.65 亿元。
“数字化工厂”——“智”造未来.
美国“再工业化”和欧盟的“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机器人+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就必须抓住以“智能化制造”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智能化工厂”在制造生产方面的特征主要是系统集成,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是智能化生产车间的基本支撑,机器人的使用不仅仅简单体现为代替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机器人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重要角色,改变了传统的制造和管理模式。公司的智能软件、灵敏机器人、新型制造工业形成合力,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制造模式的变革和转型。按照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司拟投资2.95 亿元用于“数字化工厂项目”,完全达产后将将具备研发各类数字化工厂管理系统200 套的能力,预计年均实现收入4.2 亿元。
若本次非公开发行成功,将促进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
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有助于缓解产能限制。目前公司生产能力已实现满负荷运行,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将缓解公司产能不足,满足公司业务不断增长的需要。有助于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拟募投项目将加速完善公司新产品技术成熟度及产品系列,积极推进新产品批量生产,也将推动公司预研制特种机器人尽早实现产业化。有助于公司利用资本的力量实现技术与市场影响力的提升,推动公司成为国际一流的自动化企业。2013 年公司曾提出2015 年实现产值50 亿元的目标,若本次非公司发行成功,将为公司实现预期目标提供充足的动力。
重申重点推荐逻辑.
1、国内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空间广阔,至2020 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及系统市场规模超千亿元;2、公司在手订单充足,14 年计划新签订单36 亿元,同比增长41.7%;3、今年沈阳、杭州工厂将释放产能,熟练技术工人和成熟项目团队数量将快速增加,14 年收入增速有望创上市以来的新高;4、前期军品交付顺利,再次取得军品新产品研制项目、成为军队采购一级供应商,有望继续获得军品订单;5、政府支持力度还会加强。
预计 14-16 年eps 为0.60、0.83 和1.21 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6 元。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