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家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出炉。按照规划,到2016年,青岛高新区机器人企业达到50家,产值达到40亿元;到2020年,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该规划特别提出,青岛将借助在海洋领域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下特种机器人,打造“中国水下机器人之都”。
据 悉,青岛高新区将结合青岛市产业发展基础和特点,以机器人本体制造为核心,建设成为涵盖机器人完整产业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机器人产业创新基地;同时 大力发展机器人研发制造,突破技术瓶颈,积极鼓励机器人在各领域的集成应用,建设中国北方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青岛将借助在海洋工程、船舶工程等方面的优 势,大力发展水下特种机器人,打造“中国水下机器人之都”;同时依托家电电子产业的雄厚优势,发展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建设“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基地”。
在空间布局方面,青岛高新区将遵循统筹协调、因地制宜、资源集约、产业联动的原则,形成“五个一”布局框架,即一个园区、一个孵化器,一个产业联盟、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一个展示馆。
具体来说,建设专业孵化器,提供孵化空间,以及创业投融资、创业辅导与培训和技术转移等服务。一方面为孵化器中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创新型研发企业提供风险投 资、融资渠道、下游市场对接等;另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并购、扩大生产等,推动形成具备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重点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开 展科技项目服务、科技咨询服务、创业服务、专利服务、法律事务支持、行业检测服务、科技查询服务、政策指导服务等各项服务综合服务;另一方面针对机器人新 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的验证测试和质量检测等需求,整合全行业的技术资源,提供面向软件、硬件、系统集成方面的共性技术服务。建设园区展示中心,集中打造 企业形象,形成良好的对外展示窗口。以企业对接、高端论坛、发布会议等一系列活动为基础,促进园区内外部的交流沟通。举行高端产品推介会,邀请业内厂商、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和相关媒体人士或机构参与各类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提升青岛机器人产业园知名度,展示园区发展成果, 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产业、技术和投融资的交流平台。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