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鄂产机器人亟待“加速”
2024-06-02 14:01    2860    中华厨具网

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制造技术=制造业革命。”美国奇点大学教授沃德瓦的观点,成为“再工业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通过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重获制造业优势。

拥有厚实制造业基础和强大科研实力的湖北,要在产业升级中再显制造业优势,机器人产业亟待重塑竞争力。

中国成为最大买家

昨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最新报告称,去年中国购买了全球五分之一的机器人,共计36560台,同比增长60%,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机器人最大市场。

然而,日本仍是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ifr数据显示,2012年日本的机器人数量超过31万台,而中国只有9.6万台。按机器人密度计算,中国仅有23台/万人,而韩国达到396台/万人,密度世界第一。

庞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瑞士abb、德国库卡和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来华淘金。目前,“四大家族”占据大约53%的中国市场。

“国内机器人产业也是风生水起。”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说,上海、重庆、安徽、广东等省市已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张家港、昆山、青岛、沈阳等30多个城市建起了产业基地,国内机器人骨干企业加速扩张。

目前,沈阳新松是我国最大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年产约2000台,产值约13亿元,占据约10%的市场份额。安徽埃夫特也已形成年产1000台产能,年产值已达2亿至3亿元。

“我国工业机器人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左世全说。

湖北渐失发展先机

1995年,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丁汉参与的《基于微机的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holps及其运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当时,国内机器人研发几乎空白。丁汉及其团队,曾使湖北站在了国产机器人研发的最前沿。

然而,随着机器人产业升温,外省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相关技术、人才、企业落户,湖北却未能发挥优势做大做强,渐失发展先机。

我省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武汉、襄阳、孝感,骨干企业包括武汉奋进电力、汉迪机器人、襄阳铁人、中日龙等,但企业整体规模小。“粗略估计,去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值不足5亿元,整体发展不如广东、江苏、辽宁、上海、山东等省市。”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我省尤其缺乏机器人主机龙头企业。

更为严重的是体制机制障碍,导致机器人先进技术和市场外流严重,“墙内开花墙外香”。

汽车、船舶、电子是我省支柱产业,也是机器人应用的主要领域。但在省内,机器人使用率不高,特别是本土工业机器人产品使用率不高,缺乏良好的市场氛围。

省内众多高校和科技型企业,与外省市合作紧密。如华中科技大学与昆山华恒合作攻关,机器人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去年底,华中数控与重庆两家国资公司合资,设立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落户重庆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园,今年上半年有望投产。“如果还不采取相应措施,我省机器人研发成果和龙头企业会加速外流,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上月底,省政府有关领导在全省推进工业机器人发展座谈会上如是说。

抓牢市场和技术关键点

如何推动鄂产机器人崛起?省政府提出了“五个一批”:壮大一批主机生产企业,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市场适销的产品,抓好一批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构建一套科学的组织保障体系。

“归根到底,是要抓住市场和技术这两个关键点,重新塑造湖北机器人的竞争力。”业内人士分析。

武汉奋进电力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去年,我们成功推出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轴关节型搬运机器人,已在东风汽车车轮公司等企业广泛应用。”奋进电力董事长徐击水说,深耕劳动强度大的轮毂制造行业,去年共销售30台机器人,今年计划销售350台,产值过亿元。

“除了深耕细分市场,另一个策略是加强关键零部件研发,降低产品成本,实现规模化应用。”左世全说,在机器人四大核心部件中,高精度交流伺服电机国外品牌约占80%市场份额,精密减速器被日本两家企业垄断。“价格居高不下,国产机器人推广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湖北行星传动公司的精密减速机已在低端机器人上实现了替代进口。“我们刚刚投入了约1亿元进行产品升级,进军高端减速机市场。”公司董事长吴俊峰说。

“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全省制造业机器人应用率达到50%以上,成为中部地区机器人生产、应用、服务的核心区,以及全国工业机器人重点产业基地之一。”正在征求意见的《湖北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