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资成本上涨和新兴经济体竞争加剧迫使制造商求助于技术,曾经的体力劳动“世界工厂”中国成工业机器人最大买家。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1日报道,为了提高生产率,2013年中国购买了全球五分之一的机器人,首次超越科技通日本。
数据:
机器人年增长36%
据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较2012年增长近60%。2013年日本购买了26015台机器人,排名第三的美国则购买了23679台。
瑞士abb公司机器人主管佩尔·韦高·纳塞特说:“中国拥有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几年之后,中国市场的规模将远远超过第二和第三大市场。”
据ifr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3年,销往中国的机器人数量平均每年增长36%。中国市场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巨大:2012年,中国制造业每雇用1万人,对应的机器人仅有23台。相比之下,韩国是396台。
推手:
大型跨国制造商
中国对机器人需求上升的主要推手是大型跨国制造商,尤其是在汽车行业。中国汽车行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据新加坡索利迪安斯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汽车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约占全国总需求的60%。
索利迪安斯亚太业务主管皮拉尔·迪特尔说:“许多中国企业仍倾向于请工人费力地搬重箱子,而不是购买昂贵的升降台。”
但传感器、水力学、机动性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使机器人变得更加灵活、精密和独立,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范围也因此扩大了。
富士康:
建“百万机器人大军”
2011年,总部设在深圳的苹果公司代工商富士康承诺在3年内建立一支“百万机器人大军”,以替代重复的人力劳动。
迪特尔说:“目前机器人制造业由日本人主导。”据她估计,6家日本企业占据了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中国最大的4家机器人设备制造商所占市场份额总共只有约5%。
尽管中国是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但日本仍是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遥遥领先其他国家。2012年日本使用的机器人数量超过31万台,而中国和美国分别是9.6万台和16.8万台。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