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东莞人才流失压力大 机器人迎发展良机
2024-06-02 13:53    6235    中华厨具网

制造业作为东莞的核心支柱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吸收就业的主力军。日前,智通人才连锁集团数据研究中心对东莞近800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七成企业认为2014年招聘难度比2013年大,还有超四成企业认为员工流失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压力,有近六成企业招聘主要针对人才流失进行补员。

43.37%企业称人才流失压力大

据智通人才连锁项目负责人介绍,本次调研采取现场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针对东莞市制造业企业,涉及电子信息、电气及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品、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制造类行业,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506份。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64.46%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认为面临的最主要压力来自招聘难,其中员工流失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面临压力的重要表现,占比43.37%,其次是分别来自工资成本上涨、季节性用工变动以及其他等因素,分别占比30.72%、10.24%和7.83%。

“机器换人”的优势

截断、传递、冲压、成型、检测……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晋亿实业有限公司的弹条车间,生产线上的机械手重复着一个个简单的动作,一根通红的钢条十几秒之内就变成了高铁扣件的零部件。

2012年,晋亿实业从德国引进弹条自动化生产线。凭借这一“机器换人”,公司减少了三分之二的用工人数,同时机械手的定位误差只有0.1厘米,精确度较人工有了大幅提高,产品不良率降低了30%以上。

类似的变化还发生在嘉兴的许多企业里。对天之华喷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坚强来说,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是他最舒心的一个春节,因为既不用担心节后用工荒,也不用愁产品销路。而这一切变化都缘于企业实施的“机器换人”。2012年,天之华从日本引进了24台自动化涡流纺纱机,加上前道引进的德国进口设备,如今每6台纺纱机只需要1名工人看护,工厂开足马力只需51名员工。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之后,也更愿意留下了。

引进机器人的裨益在三一重机的快速发展上也可窥一二。《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两台机器人现身三一重机生产线。此后,企业销量突飞猛进,机器人队伍也随之壮大。在三一重机临港产业园中,就能看到200多台机器人各司其职,忙着切割、焊接、涂装或者涂胶等工作,个个都是以一当五的好手。

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效益在佛山富惟汽配有限公司更为凸显。这家广州本田的老牌配件商,近年来一直谋求打入一汽大众的一级供应体系。去年一汽大众首度公布其南海生产车间应用800多个机器人的消息后,富惟也从下半年开始加快了自动化的步伐。

富惟汽配的董事张守治算了笔账,以前冲压环节大概需要40个工人,机器人加入生产后能节省了一半的人力,但产量却增加了一倍,“尽管前期总投入要过千万元,但随着单位时间效率的提升和人力成本的降低,估计3-5年内就能完全回本。”

原来靠人工生产,受工人的工作状态和水平影响,废品率难以有效控制,这让企业在出货时容易陷入被动,而机器人则能最大限度减少废品的产生。“目前我们能很稳定地把废品率控制在1.2%左右,基本可以做到机器人从事某一工序的时间相当于人工最大产出的时间。”陈舞琴说。

有了机器人的参与后,管理人员对生产的分析也能更准确地“对症下药”,因为人为原因被排除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就与模具或生产方式有关,这样就方便企业对原有设备和生产方案进行及时维护和提升。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