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猜拳机器人为何可以看穿你
2024-06-02 12:36    1677    中华厨具网

每次玩“石头、剪刀、布”,你是不是总感觉自己手气“背”,不是被“剪刀”剪到,就被“石头”砸到。

近日,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了“石头、剪刀、布”的制胜策略……

对手如果获胜

多半会再出上一轮的拳

有些游戏理论家一直都在研究的“石头、剪刀、布”k.o。绝招。一般认为,这个游戏的战略其实就是随机出“剪刀”、“石头”、“布”。这样获胜、平局和输掉的概率就会接近相等,而且这个战术还有一个拗口的名字——“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浙江大学的研究者王志坚却说,其实这个游戏没我们一般想的那么简单:我们通常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除了使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战术外,还有预判在里面。

为此,浙江大学招募了360名志愿者,将他们分为60组,每名志愿者需要玩300回合,并记录他们的游戏过程。

为研究这一刺激因素给志愿者游戏战略带来的影响,他们还根据游戏结果打分:平局1分,获胜1.1到100分,输掉0分。获胜者可根据战胜对手的数量获得奖金。

结果显示,通常,玩家如果获胜,就会继续出上一轮所出的,如果输了,就会顺着“时钟”(如,“石头-剪刀-布”)转向下一个。这一战术,游戏理论称为“条件反应”。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的剪刀输给了对手的石头,那么下一轮你更有可能出能战胜石头的布;而如果你是获胜者,那么下一轮你更有可能沿用相同的出手。

王志坚:实际上,这个“胜保持,输转移”的战略是人们的通常心理。这项实验也是在研究这一心理学现象。

“石头、剪刀、布”是由中国人发明

“石头、剪刀、布”或“猜拳”,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按照明朝人谢肇浙所写的《五杂俎》这本书,猜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在与亚洲交往之前,西方没有任何有关“石头、剪刀、布”的记载。19世纪后期的西方的作家在提到它的时候总认为是一种亚洲游戏。

中国人和韩国人一般都叫“石头、剪刀、布”;日本人则改成了“石头、剪刀、纸(paper)”;英美等国家称之为“rock!paper!scissors!”

paper(纸)这个词暗示着“石头、剪刀、纸”是从19世纪的日本传入欧美的。

猜拳机器人

号称“百战百胜”

要想在“石头、剪刀、布”中获胜,除了熟练掌握了相应的策略和技巧,其实还集合了逻辑思维、心理抗压、反应力等诸多因素。所以,要想做到“百战不殆”是很困难的。

不过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就研制出一台只有“一只手”的猜拳机器人,它并无其他专长,就是号称“石头、剪刀、布百战百胜,无人能敌”。

在视频演示中,无论对手怎样变换出手,这个机器人总是能赢。它之所以如此厉害,主要得益于其无比迅速的反应速度。

这款机器人配备了高速摄像头,识别人的手势只需要1毫秒,从开始到完成动作只需要20毫秒。相比之下,人从出手到完成动作的时间需要60毫秒。机器人完全可以在人出手之后再出手,而且比人要提早完成,这一过程人眼无法察觉。

也就是说,它能在你出手瞬间“看清”你出的是“石头”还是“布”,再决定出什么。难怪不会输。

“石头、剪刀、布” 你不知道的秘密

1.男性第一次出手最爱“石头”

研究显示,多数男性玩“剪刀、石头、布”时,第一局都会出“石头”,所以,如果你的对手是个“帅哥”,请先出“布”。

2.出“布”的概率最小

从统计学上看,大多数人喜欢用“石头”和“剪子”,出“布”的概率最小。

3.新手经常模仿你上一次出拳

一些没有经验的人,通常会人云亦云,经常下意识地模仿你的上一次出拳,这样你可以出对应的拳来赢他。

4.另外通过观察也可以判断你的对手出什么拳

比如你的对手准备出拳的时候,仔细观察他的手指,他的手指准备移动或者握紧,预示着他下一次的出拳。比如所有的手指都放松会出布,所有的手指都握紧是石头,只有两只手指会握紧是剪刀。

石头概率 35.4%

剪子概率 35%

布概率 29.6%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