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出现让科技世界长出了感应功能灵敏的“四肢”。衣食住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在这一新型科技设备的帮助下,变得越来越智能。
衣食住行各个击破
从微软游戏机xbox的体感设备kinnect,到可以跟踪人运动情况的fitbit和各种监测人体活动的可穿戴设备,甚至是可以无线操控的空气清新器,人们的生活在这些新型科技设备的帮助下正变得越来越智能。
而说起帮助这些设备发挥作用的重量级舵手,传感器不可忽视。触摸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及气体传感器等正以让人大开眼界的方式全方位入驻我们的生活。
运动保健方面的传感器是目前最为火爆的研究之一。日本臼田综合研究所面向可穿戴设备,开发出了重量仅为2克的三位运动传感器。该传感器被设想可以用来构筑使用大数据的健康增强系统。通过这种传感器,可以收集用户的跑步距离、步数和姿势等,并使用蓝牙将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机等设备上。
在今年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上,美国taowellness公司展示了配备压力传感器的小型终端。该终端内置运动传感器,可作为活动量计使用,经蓝牙与智能手机连接,可帮助用户计算所消耗的卡路里等。
关于人体活动的研究对于汽车业而言也是一个重要命题。利用多种传感器将有望测出驾驶员的生理状态及身体动作,使汽车控制系统得以识别并辅助驾驶员拥有更好的驾驶体验。
指纹识别则成为传统智能手机出奇制胜的法宝,苹果公司的iphone5s便拥有指纹传感器,用户可以毫不犹豫地安心使用这个装置以解锁设备,无需键入密码,甚至还可以用这个名为touchid的指纹传感器授权在苹果商店进行的购买行为。而htc也已经推出集成指纹传感器的大屏智能手机。
小器件也有大玩法
伴随人们对传感器的关注度持续飙升,各种新奇的衍生技术也不断出现,并产生了各种业内合作。日本村田制作所便在今年1月底宣布,利用此前收购的芬兰村田电子公司的电容式mems技术,开发出了新型气压传感器。计划通过移动设备将这一技术用于导航系统及人类活动监控系统等。
日本的科学家还开发出了旨在使用电子昆虫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燃料电池。去年,日本电波工业展示了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生物传感器,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检测出病毒感染等。
去年9月,德州仪器发布了可将线圈及弹簧用作感应式传感器的电感数字转换器,可用于家电、车载设备、工业设备及医疗器械等广泛领域。
对于生产活动而言有着重要作用的机器人同样需要这种小小的电子器件。近日,美国科学家便用数百个传感器研制出了供机器人使用的“电子皮肤”。借助“皮肤”传感器收集的信息,机器人可以利用所谓的触觉来识别周围的情况,找出最佳的活动路线。
此外,传感器同样是构建智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传感器的帮助,电梯将在有人乘坐时才会启动,帮助节约能耗。而那边红绿灯上的小黑盒子,可以给附近盲人手中的接收器发送信号,以便提醒其已临近路口。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