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研制成功国际的高活性植酸酶
2024-06-02 07:41    2707    中华厨具网

●利用玉米种子反应器“生产”

●大大提高养殖业竞争力

●在替代磷资源方面前景广阔

中国农业科学院今天宣布,由我国农业科学家历经10多年刻苦攻关完成的“利用玉米种子反应器生产高活性植酸酶”项目,日前通过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由李振声院士、戴景瑞院士和方荣祥院士等科学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磷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中磷的含量非常丰富,其中65%以上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但许多动物如猪、鸡、鸭、鱼、虾等因为消化道内缺乏植酸酶,无法利用这些植酸磷,只能随粪便排出,由此造成环境污染。植酸酶是一种性质优良的饲料添加剂,可将植酸磷分解成无机磷。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开发了用微生物发酵方式生产的代植酸酶,在我国应用已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养殖业每年减少使用磷酸氢钙80万—120万吨,养殖业排放的磷可减少30%以上,氮可减少10%以上。

范云六院士率领的课题组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酸酶基因,将其成功地转入玉米并获得能够生产高活性植酸酶,同时又能稳定遗传的转基因玉米,即代植酸酶产品。也就是说,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玉米本身就含有植酸酶,相当于把玉米变成“工厂”生产植酸酶,在国际上开创了低成本、环保、节能、高效生产植酸酶的新兴技术领域。该技术获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审批证书。

专家们指出,磷资源在自然界储藏量非常有限,且,其替代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来源:易展食品机械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