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行业协会呼吁筹建oled产业联盟
2024-06-01 07:58    9988    中华厨具网

继日本去年制定40英寸以上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联合攻关计划之后,中国也在酝酿筹建oled的产业联盟,不甘心在下一代新型显示产业中再次步人后尘。

今年,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把第一次研讨会聚焦于oled。借鉴日本产业联盟做法,“2009 oled技术与应用创新研讨会”昨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目前正在上马六代以上液晶(lcd)面板线,长虹投资的国内第一条等离子(pdp)屏生产线下月也将量产。可是,无论液晶还是等离子,中国均已落于人后。中国唯一有希望追赶的新型显示技术就在于“明日之星”oled。

据displaysearch调研,2008年oled在超大尺寸显示产品的营收中占不到1%的比重,预计2015年这个比例将提升到5%。尽管oled的比重很小,但其年增长率可达40%,而全部超大尺寸显示产品的年增长率才3%。oled轻、薄、柔软等特性更优于lcd。

长虹集团副总裁、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巫英坚向记者指出:“oled还有机会,离2015年还有6年,但到时才进入就晚了,而产业现在介入有风险,所以最适合在政府引导下,组成产业联盟来推进。”

清华大学化学系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邱勇呼吁,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的做法。2008年7月,日本制定了40英寸以上oled联合攻关计划,索尼、东芝、松下、夏普、住友化学、出光兴产、长州产业等大企业均被招至麾下,希望开发出40英寸以上oled的量产技术。

事实上,中国已经有所布局,但是oled产业链并不完善。上游做材料的人抱怨没有销路,下游做彩电的人也抱怨缺屏。

2005年,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和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被国家发改委确立为两个oled的产业基地,前者做显示器件,后者做材料。

不过,昨天吉林奥来德副总经理王英却大吐苦水:“我们2007年项目建成,2008年投产,却没有销路,去年出口了20多公斤,国内也只是在试用。”

北京维信诺高级顾问万博泉马上回应说,美国、日本公司垄断oled材料,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还不愿卖,所以希望国内的厂家能提供高质量、物美价廉的材料,建议奥来德加大研发力度。

“国家科技部也想把上下游的企业组织起来。”万博泉提议说,此事需政府牵头,由企业与政府一起推动,“我们希望oled在研发上形成技术联盟。”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孙新果呼应说,oled已经走到产业化的阶段,该协会也在考虑建立产业联盟的事宜,而且希望联合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岸的资源,形成更广泛的联盟。

首次来大陆考察的台湾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oled技术处处长林裕新向本报透露,友达2006年曾一度停止了oled项目,但是由于最近一两年oled在良品率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因此2008年9月友达重返oled阵营。

大陆企业在oled领域也跃跃欲试。巫英坚向本报透露,虹视在韩国的研发团队已经开发出amoled的样品。彩虹在广东佛山的oled工厂今年年底也将试产,计划明年小规模量产。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