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产量下滑已形不成鱼汛 渤海湾刀鱼快绝种了
2024-05-28 17:40    4568    中华厨具网

“加吉头,巴鱼尾,刀鱼肚皮鲕鱼嘴”,多少年来,老烟台人熟知海中鱼类以此四物*美。但今天,这一在民间流传多年的谚语正面临挑战。记者昨日从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获悉,渤海湾刀鱼(带鱼)正濒临灭绝。

刀鱼曾是烟台各个阶层市民喜爱的水产品,而渤海湾刀鱼,更以质鲜美、蛋白质丰富闻名。在老烟台人感官中,渤海湾刀鱼大而肥,鲜而纯,浓香异常,是一道名菜佳肴,“外地”刀鱼无论从口感还是肉质,根本无法与其相比。可*近几年,渤海湾刀鱼却从百姓餐桌上渐渐消失了。对此,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技术中心吕振波主任感慨万千:上世纪60年代,渤海湾刀鱼年产量6万吨左右,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年产量开始大幅下滑,近年,渤海湾刀鱼年产量仅有一二千吨,多个渔场几乎绝迹,更谈不上形成鱼汛。不但水产渔业部门抓“种”难,就连市民想解馋,也只能买点舟山、东海、印尼的刀鱼“打牙祭”。

渤海湾刀鱼为何濒临灭绝?吕振波主任指出:一是水域污染严重;二是过度捕捞。据介绍,渤海有长达3121公里的海岸线,这里向来是刀鱼的产卵场和索饵场,但近年来水域环境污染与过度的捕捞已破坏了这块刀鱼生存的“风水宝地”。上世纪60年代,刀鱼的成熟期在二至三龄,体长40厘米,而今,刀鱼为了保护其种群,一般在一龄30厘米时便“被迫”产卵。就算是提前产卵,它们也常常难逃厄运。

对此,海洋专家建议,应加大渤海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渤海渔民减船转产,只有鲁冀辽津三省一市的政府和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利用10余年时间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使渤海湾渔业有效修复,那时,刀鱼或许会重新回市民餐桌。

来源:易展食品机械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