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重桎下的博奕:烟控公约下各国公司
2024-05-28 15:51    6728    中华厨具网

就在全世界一片反烟浪潮中,公司的行为受到更为严重的控制。政府运用公共政策手段对公司行为不断干预;各类社会组织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作用力甚至已经在左右着政府的决策;“控制框架协议”更是一次全球的官方大联合,目前已经有113个国家加入其中,拒绝签约的国家被视为缺乏责任感的政府而受到强大的压力……由此,控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今年,西班牙实施了在办公室、商店、学校、医院、文化中心和公共交通上禁止吸烟的新法令。政府开展的投票表明70%以上的被调查者支持该禁令。

在意大利,自从2005年1月10日实施新的吸烟管制措施以来,意大利烟民人数减少近50万。

在土耳其,由于吸烟者受到盒上“吸烟致命”健康警语的影响,在今年的前4个月里,土耳其的消费下降了10%。而在去年的同一期间,土耳其的消费为6.78亿包,而今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6.12亿包。

为庆祝世界无烟日,欧盟委员会于5月30日公布了*近对吸烟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的两个主要结果:欧盟的吸烟人数已从2002年的33%下降到2005年秋天的27%,欧洲人当中希望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占80%。

调查结果还显示,已经戒烟的人数从19%增加到了22%。妇女和青年人吸烟*少。另有56%的人赞成在餐馆中禁止吸烟。

而在亚洲,控制框架协议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泰国实施了世界上一些*严厉的反吸烟法规,对广告、零售营销和包装实施了严格的限制。在公共建筑物内禁止吸烟,与此同时,还禁止零售商在货架上展示盒装。

截止到5月31日,泰国专卖公司的销量比上一年下降了23%,收入下降了13%,为301亿泰铢。

在我国,北京等30个城市将进行家庭控烟教育。该活动从宣传建设无烟家庭开始,将在30个重点城市开展系列普及教育活动。

对销量的四个致命打击

广告禁令

*近几年,行业在广告宣传方面,越来越多地受到限制,尤其是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业可以进行广告宣传的领地,要比预期减少的更多。

例如在美国及欧盟各成员国,一些大的公司为了避免公众的反感情绪,在政府所规定的禁烟广告措施期限内,都纷纷制订了分阶段减少广告宣传的计划,而发展中国家迫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控制框架公约》压力,也仿效西方发达国家的禁烟广告措施及大商们的作法,在短时间内实施过于激进的对广告的限制措施,几乎没有给本国的业留出对此类规定做出反应的时间,并把其禁止广告宣传的焦点,几乎集中于零售点。而有些国家(如亚洲的泰国等)甚至还禁止在零售点做广告宣传活动及产品展销活动,这使得业和消费者几乎没有沟通的渠道。

烟盒警语

如果说商们做的广告是美化、推广的广告,而在烟盒上的广告起到的效果就应该是丑化和打击。而且,为防止这些烟盒警言产生“视疲劳”,各国都相应地配定了更多的图案和更短的循环周期。

2003年,欧盟要求其15个成员国实行在包装上印制图片警语,这些图片包括因吸烟而导致的牙病及因吸烟而变黑的肺等。而在此之前,加拿大和巴西都已通过了法律,在其国内所销售的上必须印制图片警示信息。为了使警示信息更加醒目,通过刺激眼球达到警醒吸烟者的目的,2004年法国政府提出,今后凡是在法国出售的制品,“吸烟有害健康”等各种健康警告至少要覆盖烟盒正面的30%,烟盒反面则至少要有40%的部分用来宣传吸烟的危害性。

一些国家还实施了在烟盒上防止图片健康警语的法令。已经实施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新加坡、泰国和委内瑞拉,英国、捷克和马耳他正在考虑。控烟公约或者欧盟指令对在欧洲的做法、设立42种彩*警语库没有强制需求。

比利时计划于2006年11月实施。在比利时,比利时立法要求:每年要设置14个轮换警语;在3年内要采用所有的42个图片警语;零售商有6个月的转换时间;对于制造商来说,需要很大的成本和技术。

在其他国家中,实施图片健康警语的情况各不相同。在加拿大有16种不同的图片警语;澳大利亚:14种不同的图片警语;巴西:10种不同的图片警语;委内瑞拉;10种不同的图片警语;新加坡:6种不同的图片警语和泰国:6种不同的图片警语。

提高税收

从目前看,提高税收是有效降低吸食人群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历史上的数据,在1980-1984年,英国价格提高了26%,消费量将下降了20%,而税收增长10%,使政府获得3600万英镑的额外税收收入。消费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税收所造成的。

目前在欧洲的部分国家,合法的消费税已高达其市场零售价的75%~80%左右。

另据消息,菲律宾财政部近日对外宣布,该国将于今年适当的时候提高其及制品的税率,同时也将提高酒类制品的税率,增幅为在目前的基础上再上调18%。目前,该国的烟酒税为其财政每年大约带来75亿比索的收入。

场所禁烟

在一些公所禁烟被认为是有效阻击二手烟的重要手段,因此公共场所禁烟作为主要的控烟手段在全球广泛推行。

从全球来看,在公共场所实施了吸烟禁令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挪威、南非和美国(纽约、加利福尼亚)。

实施了部分禁令的国家有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法国、芬兰、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俄罗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和印尼。

自愿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国家有德国和荷兰。

在亚洲,从1月17日起,泰国也正式实施了“严格禁烟令”,规定政府所有部门所在区域均为“严格禁烟区”,违者将受到数额不菲的现金处罚。

香港政府决定从明年起在所有餐饮区禁止吸烟,实际上将使这个城市成为个无烟城市。它的努力包括举办有关控制的研讨会和树立无烟餐馆的榜样。

其它方式的狙击

提高合法购烟年龄

据美联社报道,加拿大把合法购烟年龄提高到25岁。到2008年,安大略和魁北克的零售商必须将放在顾客看不到的地方。目前,这种方法也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如英格兰等国家正在进一步明确或筹划提高合法购烟年龄。

禁止销售加香的产品

由于担心带有水果、巧克力、香草、蜂蜜和其它香味的产品,将会诱使年轻的买主吸食进而带来一生的烟瘾,美国癌症协会呼吁参议院通过将在纽约禁止销售加香的立法。

去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将所谓的加香下架的立法,但是,当递交到参议院的时候,这项立法却在参议院委员会寿终正寝了。

今年,这个法案再次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近,它也通过了所有的参议院委员会的批准而保留了下来,现在,这个法案搁在了他们的日程表上,等待着投票表决。斯洛克姆说,他希望参议院今年会通过这个法案。

重压之下的利润

尽管现在世界各国对形成了联合打压之势,但有相当部分的公司们仍然通过重组、改良资产、变换产品结构等手段获得不菲的利润。

截至3月份,日本公司通过低成本重组,其净利润超过了3倍,创下了2015亿日元的记录。

在津巴布韦,截止6月10日,津巴布韦今年的销售额达到2050万美元,同比增长31.14%。

而在这汹涌的禁烟浪潮中,吸烟率的下降并不一定会带来公司收入的降低。相反,更加恶劣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是业的进一步重新,有的公司倒下了,而有的公司则站得更稳了。

在2002年,美国青年吸烟的水平下降到了5.41亿包,而大公司的收入却由于批发价格上涨而猛增到12亿美元。

另一份数据显示,菲莫美国公司在美国的总销量下降,但是该公司的利润和销售额继续强劲增长,并取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在2006年季度,菲莫公司的国内收入增加了8%,销售额增加了4%,达到43.2亿美元。

帝国公司营业利润增长了5%,达到了2.33亿英镑。国内的市场份额则增长了45.2%。

英美公司今年以来也有显著的业绩,在土耳其该公司一季度主要品牌的销售增长达到了18%;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则提高到21%;在韩国市场的份额也已经提高到了16%;其麾下的马来西亚公司季度的利润增长更是达到了20%。

跨国公司的反击

减小压力—打击走私

目前在全球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假冒及走私制品非法贸易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财政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尤其是作为控烟的主要措施—提高税收的广泛施行,的价格趋高,使更多的人望而却步。有些低收入的烟民因无力购买合法纳税的制品,转而购买廉价的非法走私及假冒制品。

尤其是在*近几年,有组织的假冒制造及制品的非法走私活动已呈现出了规模化的趋势。公司为了减少本公司产品流入非法渠道,采取了严格的产品控制措施,并在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上,采用了隐蔽的防伪标识。实力强大的公司还与当地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有力地打击假冒制品及非法走私制品。

6月7日,欧洲委员会称,除了英国以外的欧盟国家,已经签署了一个打击公司走私、假冒和逃避税收活动的计划。此协议是两年前委员会和菲莫国际公司推出的,旨在堵上价值数百万欧元的年度税收收入漏洞。委员会把此计划看作是同其他公司合作的范本。

菲莫推出的欧洲计划结束了多年的立法斗争。巨头同意在12年内支付12.5亿欧元来资助打击走私活动。当时,10个国家签署了该计划,后来另外14个国家也加入了该计划。

英美公司也作出了类似的举动,他们在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打击非法的走私交易活动及假冒的非法生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对此类情况进行调查,把所调查的结果向公司业务涉及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进行通报。目前在全球的许多国家,包括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在内,英美公司已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海关机构,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以增强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强联合行动。

结果表明,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已认识到公司在打击非法方面所做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效,因此与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也越来越多。

影响决策

由于在健康警语、税收、公共场所禁烟、广告等方面与政府存在着大量的分歧。在全球各地,公司应对措施频出,对决策施加影响。

早在1991年,香港政府宣布税收提高了200%之后,游说团体成功地向地区政府游说,使提议的提高200%的幅度减少到了100%。

在比利时,帝国于2006年1月30日提交了针对立法的诉讼,此外还有来自两个零售组织发起了类似的挑战。

在法国,政府实施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计划后遭到大量的抗议甚至暴乱,政府不得有调整计划,喜爱的法国人将被允许继续在烟吧和酒馆享受他们的gitanes和gauloises品牌。

而在美国,两大公司则利用广告反对增税。据悉,雷诺公司至少已在10家电视台了播放广告的时间,用来抨击德克萨斯税制改革委员会起草的征税计划。该计划甚至已得到该州州长里克·佩里的支持。

致力于“减害”产品

在常规遭到一系列批评和打击后,目前一些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将大量资金投入“减害”产品---无*。

6月12日,在宣布一些人员的任命时,菲莫国际公司的总裁兼执行官安德列·凯兰佐普罗斯说,公司优先考虑的主要战略之一,是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降低的危害。

目前,菲莫美国正在试销该公司的款无*产品:taboka,它是一种可塞在牙龈和腮之间的小袋。菲莫将taboka定位为香烟的替代品,希望它能有助于大量希望戒掉烟瘾的吸烟者摆脱诱惑。

而美国大公司雷诺公司也斥资35亿美元收购无*公司conwood,同时还推出了骆驼牌无烟产品,应该讲雷诺公司在无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这些都说明,面临反烟运动的强大攻势,公司也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反思,尽可能在消费者和社会、政府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另一种声音—吸烟者的话语权

权力的均衡是一个社会的理性要求,当一方拥有的话语权而另一方却被要求消声,这就是的不平衡。话语不应该只是一种舆论力量,还应该注意到它也是一种权力。既然是权力,就应该力趋平衡。在全世界只能听到反烟者的声音时,我们就应该反思,这个世界留给吸烟者们的空间在哪里呢?

在美国,我们看到了这种平衡的趋势,听到了平衡的声音—一大批“吸烟者权利”组织在涌现出来,与商业联盟和“科学支持者们”一道,与公共吸烟禁令的发展趋势相抗争。

宾夕法尼亚州有宾夕法尼亚吸烟者行动网络,田纳西州有饭店吸烟联盟(yessir),而新泽西、佛罗里达、密歇根、纽约、伊利诺斯、缅因和其他州也有类似的活动。

据*大的反吸烟禁令组织之一forces国际(反对控制与消灭吸烟法令与限制的组织)的主席玛利亚塔·艾伯斯说,这个组织并非一个赞成吸烟的组织,或吸烟者权利组织,而是一个支持科学的组织。forces国际希望看到美国推行管理室内空气的联邦法律。

来源:易展食品机械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