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记者暗访芝麻酱黑窝点 工商所副所长掏自掏腰包说情
2024-05-28 14:33    5173    中华厨具网

6月28日,本报记者经过近1个月的追踪采访,成功将一芝麻酱无证生产点堵着,并联系郑州市紫荆山南路工商所前来查处。不料,在查处现场,记者向加工点老板询问有关情况时,前来负责查处的紫荆山南路工商所一名姓赵的副所长却一再为加工点老板圆场,并提醒他,不能瞎说,小心自己把自己整死等,而在查处后,赵副所长还要求记者将此次报道淡化处理。

●“早产”芝麻酱原来产自家门口

5月30日早晨,家住郑州市豫筑路菜市场附近的王女士吃早餐时,突然发现,她几天前从一家超市购买的“张大傻芝麻酱”,标注的生产日期竟然是6月1日。满心疑虑的王女士按照包装上的电话,与厂家取得了联系。

电话中,王女士惊奇地发现,该厂的地址并不是包装上说的郑州市梨园村,而是豫筑路菜市场。“跑了好几公里从超市买回来的芝麻酱,竟然是自家附近的菜市场里生产的。”王女士说,她家离豫筑路菜市场大约5分钟路程,家里一年四季吃的蔬菜都是从那儿买的,但她从来没有注意到那里还有个往超市供货的芝麻酱生产点。“我觉得挺吃惊的,菜市场里,经常有工商人员来,咋会不知道呢”。

随后,王女士装扮成顾客,来到了位于豫筑路菜市场北边的芝麻酱生产点。据王女士介绍,加工点里污水横流,苍蝇乱飞,装芝麻酱的瓶子用洗衣粉泡着,看到这一幕,“只想把吃下肚的芝麻酱吐出来”。让王女士*不能理解的是,这样一个位于菜市场内的黑生产点,怎么就没有人管,而生产的东西还能摆上超市的货架

随后,王女士与记者取得联系,希望报社能将这个黑生产点曝光,避免更多的人当。

●记者苦候一月才看到加工点开门

接到王女士的报料,5月30日下午3时,记者赶到这个生产点时却发现,加工点大门紧闭。旁边的商户告诉记者,这个生产点经常是关着门生产,有时候白天锁门,晚上干。“要不你晚上来看看,他们一般晚上有人,好像前几天工商还来过。”这名商户建议说。

但在随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记者每天不定时到豫筑路菜市场,却一直未能看到这个生产点开门。据附近的商户介绍,这段时间,不时有车来生产点拉货。而记者在王女士购买芝麻酱的超市里发现,类似的芝麻酱仍在销售。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28日早7时30分左右,记者又一次来到豫筑路菜市场时发现,生产点开门了。在市场内买把豆角拎在手里,记者假装饭店采购员,走进了生产点。

正如王女士说的那样,生产点位于一个带后院的出租屋里。门口的货架上摆放着装好的芝麻酱和小磨香油。芝麻酱敞口放在塑料桶里,不时有苍蝇落在上面,装芝麻酱用的漏斗裸放在地上。“你放心,我这店都开了3年了,质量没问题。”老板一边儿赶苍蝇,一边给记者介绍说,他生产的芝麻酱还向饭店、超市供货,卖得特别好。

趁老板招待其他顾客的机会,记者进入后院看到,一名小男孩正拿着铁锹在炒芝麻,旁边,一个水坑里,蓄满了黑色的水,水面上苍蝇嗡嗡乱飞,地上黑糊糊的已经看不出原来是什么颜色。

记者随后又返回屋内,表示想购买一些他的产品,但买之前想看看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证件。“不买算了,超市都买了,你饭店了还看恁多干啥。”老板把记者轰了出来。

“这应该是一家黑厂!”从生产点出来,记者拨通了紫荆山南路工商所的电话,当时是上午8时15分。记者留下了手机号码,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马上汇报,会有工商人员跟记者主动联系。可直到8时41分,还没有工商人员和记者联系。记者再次打电话到紫荆山南路工商所,工作人员说:“我们会安排相关人员的,他们会很快跟你联系。”

●生产点老板平静地接待工商人员

记者等待时,遇见了报料的王女士。她告诉记者,工商所的人已经到加工点了,她在那儿看到了她认识的工商所工作人员。记者赶忙向加工点赶去,快到时,手机响了,一名自称是紫荆山南路工商所副所长的男子说他们已经到了,问记者在什么地方。记者抬头看到了不远处正在打电话的男子,就朝他挥了挥手。见面后,男子说他姓赵,是工商所副所长,他向记者出示的胸卡也证实了他的身份。“是不是那家啊?我们刚到。”赵副所长说他们一到,就忙跟记者联系,问记者该咋办。

记者跟随工商人员走进了加工点。加工点老板显得没有丝毫慌乱,站到边上让记者和工商人员随意看。当记者询问加工点存在多长时间、为什么标签地址和实际生产地址不一致时,老板还没吭声,赵副所长却忙着解释说,是刚搬过来的,刚搬到这个菜市场没多长时间。

对他们生产的芝麻酱怎么进的超市,老板说,他们到超市推销的,缴了入场费就进到超市销售了。记者问入场费缴了多少,老板还没有回答,赵副所长打断了。“你还在超市卖啊?这一说事都大了,报纸一曝,超市都找你退货,你送去的货钱也收不回来,不是自己把自己整死了吗?”赵副所长这么一说,老板忙改口说:“没有在超市卖过,都是在粮油店卖的。”

“你这要是在超市卖过,就等于自己把自己整死了,可不能瞎说啊!”赵副所长又重复了一遍,老板不吭声了。

●工商所副所长掏钱为加工点说情

记者问老板有没有卫生许可证时,还没等老板回答,赵副所长抢先说:“他这是2004年的,你看,属于过期生产,不是没证。”并拉着记者看标签,老板也忙说是2004年的证件。可是当记者要看看这个过期证件时,老板却说找不到了。而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等其他证件也一样都没有找到。

关于生产日期的标注,老板指着一个机器说,是用机器打上去的,一般都是有人要货,临时打的,大约是哪天生产的就打哪个日期。有时候想着货不好销售,生产日期就会打得晚一些。

“把这成瓶的封了,带走,证没办下来不能再生产。”处罚完,赵副所长坚持要开车送记者到报社。

路上,赵副所长先是说请记者吃饭,记者说没有时间,他又拿出钱包,掏出几张百元钞票,让记者“和同事一块儿吃个饭”。

记者坚决推辞后,赵副所长说:“你不能一下子把他整死了,他就是过期了没,咱得给他个机会。”说着又把钱往记者手里塞,让记者“一定帮忙”。

副所长为啥比加工点老板还急?“他是不是咱的熟人?”记者问赵副所长。“也不是,就是咱辖区的事,捅出来不好。”他回答道。

“你就当做咱的熟人处理吧,把这事说简单点,*好能压下不说。”记者下车时,赵副所长还一再叮嘱。

来源:易展食品机械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