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令人的淡季面前,黄酒企业是墨守陈规、坐等时机还是迎难而上、主动出击?即墨老酒用行动表明,淡季也很有做头。
淡季到来,面对市场的“冷意”,如同白酒一样,很多黄酒企业都按部就班的进行人员培训、调整产能等,这些都是它们过去度过淡季的常规性工作。
不过,并不是每个黄酒企业都甘心如此。从记者采访了解到的信息看,很多黄酒厂商都认为淡季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他们或多或少都在努力改变淡季销售乏力的局面,只不过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对此,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傅祖康认为:“黄酒的淡季是客观存在的,要打破这个淡季的桎梏,主要应在饮用方法上引导消费者,打破他们夏天不喝黄酒的消费习惯。”
而事实上,早在去年3月,山东即墨老酒就针对淡季专门推出两款新型即墨老酒,大力打造其“四季皆宜”的特性,引导消费者在夏天加冰或冰镇饮用。今年4月到6月间,即墨老酒又针对淡季推出了6款新品。而从这一系列产品在青岛样板市场的运作情况来看,即墨老酒似乎已经找到了打开黄酒淡季销售大门的钥匙。
■瞄准淡季,新品“偏向虎山行”
在推出新型系列产品以前,即墨老酒的夏天也是难熬的,新华锦酒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孙振贵这样告诉记者:“以前针对淡季市场我们也作了很多努力,比如搞宣传和促销活动等,但是效果都很不理想。我们在对市场进行一番调查和研究后发现,传统即墨老酒酒色浓重、口味微苦、包装不够时尚,很难迎合社会主流消费群体的饮酒消费观念,只适合在一定区域和一定季节内销售,因此进行产品被提上了日程。”
2005年5月,500毫升装金标扁瓶、金标方瓶新型即墨老酒产品在即墨市各大中餐饮酒店面市,前者终端价定位在88元左右,后者终端价定位在48元左右。尽管这两款酒在去年淡季的销售收入不过300多万,但相比以往淡季微薄的销售收入,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了。
于是,今年4月中旬,新型即墨老酒系列又重磅出击,一下推出了4款新品,在口味、包装上进一步做了。其中,470毫升装果酒瓶枣汁老酒、啤酒瓶姜汁老酒针对县级市场走低档路线,价格定位在10元以下;500毫升装八年陈酿和五年陈酿继续走高中档酒店渠道,终端价分别在98元和58元左右,这两款酒同金标扁瓶、金标方瓶一道成为餐饮渠道的主销产品,即墨老酒对它们的要“贡献新型即墨老酒70%到80%的销售额”。
在上述产品打破传统即墨老酒走低档路线的策略,积极以中产品抢占餐饮终端的同时,即墨老酒也针对其他渠道开发了产品。5月底6月初,500毫升装即墨老酒金十六和经典十五以“尊贵”的面容“出世”,据孙振贵透露:“这两款产品价格定位较高,终端价格为400元左右,不适宜再走其他几款新型即墨老酒的销售路线,将面向淡季的团购和商超渠道。”
■三管齐下,向淡季要销量
正如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秦峰所言,目前消费者的思想还没有真正解放,黄酒企业要在淡季有所作为,关键在于搞好终端操作,引导消费者夏天饮用黄酒。那么,即墨老酒针对淡季推出的新品如何才能*终形成销量呢?
首先,参加各种会展宣传,打动经销商。众所周知,对于经销商而言,根据不同产品淡旺季的时间差,调配资源,迎合市场需求,从而博取利润,是他们共同的原则。而即墨老酒要突破淡季限制,首先就要获得经销商的支持。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从产品酝酿之初,即墨老酒就展开了一系列的宣传推广,如积极参加饮食文化研究会,针对参会人员中大量的饮食界专家和餐饮界人士,进行产品的推广和宣传;今年4月,在山东省春季糖酒会上,新型即墨老酒进行了大力度的产品展示,以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新潮的外包装受到各地客户的好评。
通过这些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宣传,不少经销商对新型即墨老酒逐渐从认知到认可,并将其作为淡季酒类的差异化产品。
其次,营造消费氛围。为配合青岛市场的淡季销售工作,新型即墨老酒将主要的广告力量投放在《青岛日报》、《财经日报》等媒体上,这两家媒体的读者群多为白领阶层和政府机关人员,在消费领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这与新型即墨老酒走中餐饮酒店的路线一致。5月,新型即墨老酒通过相关运作,获得“山东省宴会接待用酒”称号,口碑效应进一步凸显。除此之外,新型即墨老酒还利用今年母亲节、父亲节等“洋节”,与《青岛早报》等媒体互动,大打“亲情营销”牌,很快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为拉动淡季销售奠定了基础。
再次,迅速进入终端展开推广。青岛万事鑫商贸有限公司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成为新型即墨老酒八年陈酿和五年陈酿在青岛的代理,据该公司总经理李恒伟介绍:“到5月底,这两款新品已经成功进驻青岛市近70家中酒店,铺市率达到60%左右。预计到7月,借助二批商的力量,产品将进入市内120家大中型餐饮终端,铺市率达90%以上。”
而在进入酒店后,新型即墨老酒除了采取传统的促销方式,如免费品尝、赠送等之外,更着重强化“夏天也能喝即墨老酒”的消费理念,通过加冰、冰镇等饮用方式的演示、推介,极力将“夏天喝黄酒”倡导为一种健康、时尚的消费方式。如此,新型即墨老酒很快深入人心,甚至有消费者亲切地称之为“冰老酒”。
据记者了解,新型即墨老酒自在青岛开始终端操作以来销售形势良好,其销售量已占目前整个即墨老酒销售总量的10%左右。
■淡季也有价值
黄酒进军夏季市场,不可避免地会与啤酒、饮料等正处于旺季的产品争夺部分消费者,会不会陷入“十面埋伏”呢?针对记者这样的担忧,孙振贵认为:“产品本身的差异将使得黄酒与啤酒等产品不会发生正面冲突。鉴于黄酒目前的消费普及情况,只要我们突出了黄酒的文化优势和健身功能,即便只有一部分人在夏季消费黄酒,都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
据悉,即墨老酒在青岛市场的竞争对手还没有什么新的动作,对此,李恒伟告诉记者:“黄酒在正处于上升时期,但夏天是个不可忽略的销售瓶颈。现在市场上还没有款专门针对夏天的黄酒产品,从大局上来讲,新型即墨老酒在消费理念的引导上是一个质的突破,而这种理念正是吸引经销商眼球的地方。而且从市场反应来看,产品立足于夏天是一个很好的卖点,黄酒企业应该引起重视。”
孙振贵告诉记者,借着青岛样板市场的东风,从5月开始,新型即墨老酒系列吹响了向北京市场进军的号角。目前已与北京某品牌运作商达成协议,由经销商独立进行市场操作。而进军北京后的下一站将是济南和大连,待青岛市场进入顺利运行阶段后,就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这些市场。 (屈艺)
来源:易展食品机械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