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奶粉反垄断案件中6家乳企已确认上缴全额罚款,且均表示无异议。不过,国内乳业的整顿之风并未结束。有消息称,工信部针对治理整顿国内婴幼儿奶业而推出的乳业兼并重组细则正在逼近实质性阶段,9月份即将出台。
6.7亿罚款已入国库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日前公布确认,截至8月19日,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等6家乳粉价格垄断案涉案企业,已将罚款6.6873亿元汇入财政部指定物价罚没收入账户,全部上缴中央国库。这6家企业均明确表示不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至此,发改委关于乳业反垄断案告一段落。
此前,反垄断部门称,在今年3月接到乳粉企业涉嫌价格纵向垄断的举报后,便着手开始调查。从5月份开始,发改委价监局共派出26个调查小组,300多人次陆续到相关企业正式调查。被调查的包括合生元、雅培、恒天然、惠氏、贝因美等。
随后,发改委8月7日宣布,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就此对上述6家乳企开出了约6.7亿元的罚单,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大一笔罚款。
六成国内乳企将淘汰
虽然发改委关于乳业反垄断案告一段落,不过国内乳业的整顿之风并未结束。从相关媒体传来消息显示,以兼并重组国内乳企为核心的针对婴幼儿奶业治理整顿正在接近实质性阶段,工信部负责人向上述媒体表示,该上述细则将在9月份即将出台,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近期,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工信部主题日会议上表示,将推动乳粉企业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注意行业龙头效应。据介绍,即将推出的乳业兼并重组细则中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建设大型乳企将是政策重点。据业内人士计算,乳业兼并细则出台后,超过70家乳企5年内将消失,六成乳企将面临淘汰。
高伏还表示,全国127家婴配企业,年产量约60万吨,但年产量3万吨以上的企业仅3家。在工信部当日发布的一份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名单中,伊利、完达山、蒙牛以年产量6.42万吨、3.3075万吨、4758吨,分别排在榜单的、第二和第十位,其余七位则包括飞鹤乳业、广东雅士利、福建明一、圣元、西安银桥、黑龙江龙丹、上海晨冠。高伏指出,从国内市场看,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仅占高端产品份额的20-25,今后将争取2年内培育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