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产品和食品的生产、消费、出口大国,目前拥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40万家以上,在公众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的今天,注定了未来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潜在市场将会十分巨大。未来,中国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分析仪器潜在市场空间在7450亿元以上,其中食品加工企业对应市场4000亿,检测机构对应3450亿,耗品的需求并没有计算在内。
东宁检验检疫局积极开展食用菌相关检测项目
截至12月26日,东宁局针对地产黑木耳进行了实验室检测项目扩项,陆续开展了食用菌中水分、总糖、灰分、杂质、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等相关检测项目,涵盖了国家标准要求的各类检测项目,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进出口企业的货物检测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东宁区域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质量保障。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两大问题
食品安全检测分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样品前处理技术,二是分析检测技术,其中样品前处理技术是前置的关键技术。由于食品基体复杂,有害污染物含量极微,同时越来越严格的大残留限量标准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复杂的食品基体中有害残留的分析需要更为有效的前处理方法。样品前处理是目前食品分析较复杂和薄弱的环节,因此成了较热门的前沿研究课题。
我国食品安全监测分析仪器市场潜力大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数据,2012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突破9万亿元,仅次于石化工业位居第二,而农药,化肥、饲料、食品添加剂等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的产值就超过1万亿元。目前我国拥有各级农产品检验检疫站、疾病控制中心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站)、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各类环境监测站等监测机构达23000多个,食品加工企业达到40多万家。我国仅食品安全监测领域分析仪器的潜在市场即在7450亿元以上,检测耗材年市场容量超过500亿元。
庞大的数字说明我国食品安全监测领域分析仪器的市场前景宽阔,但是抓住机遇还需要各个仪器厂商对于市场需求的深度挖掘,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食品检验检测贯穿食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食品检测的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这或将是以后食品机械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检测市场的快速增长不仅促进了国内检测机构迅速发展,也吸引国外检测机构到中国投资建立实验室。我们可以看出,食品检测设备将成为食品机械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我国正努力促进科学检测仪器设备向自主创新方向发展,逐步摆脱依赖进口、跟踪模仿的不利局面,鼓励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高中端转变,企业由小而弱向大而强转变。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