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是政府不重视的问题
2024-05-23 13:28    1864    中华厨具网

《食品安全法》实施5年后首度大修,成为近日民众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从现行法律的104条增加到159条,旨在改革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填补监管的真空地带,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从《食品安全法》的修订看,能否保障中国人“舌尖上的安全”,还须时间来检验,但可以肯定地说,“重典治乱”有利于保证中国人“舌尖上的安全”。我国食品供应链节点企业多、环节多,相应的食品监管任务繁重而复杂,而且由于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空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究其原因,有食品生产企业利欲熏心的原因,也有监管不力的因素。但在笔者看来,以现有的法律和监管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只是“为”与“不为”的问题,只要“为”,食品就能保证安全,“不为”则食品安全事故就会频发。

有人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是政府不重视的问题。其实,这有点儿“冤枉”政府。政府也很重视食品安全,也能保证食品安全。大家都知道,我国在奥运会期间就保证了食品的安全,这是因为从食品的生产到端上餐桌,每个环节的监管都非常到位。这说明不是政府搞不好监管,而是政府要不要认真搞监管。其实,现在很多有权势的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地,凡“进口”食品都严格监管,以确保食品安全。试看,哪个省部级以上的政府机构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这次《食品安全法》旨在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社会共治,这个提法很好,保证食品安全应该是一场人民战争。为了保证猪肉等食品安全,珠海香洲区义工2011年成立了食安专项调查体验服务队,通过市场实地查验、社区摆摊辨别、爬山踩点等方式协助执法,使市场“放心”占有率上升到了历史好水平。全民参与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因为消费者参与保证食品安全的积极性更高。

当然,作为消费者参与保证食品安全的行动,也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即使热情很高,也未必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当下保证食品安全有效的措施,还是机制,即将个别单位或团体的食品机制社会化。因为只有从食品生产到餐桌层层有效监管的机制,才是食品安全的保障。换言之,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要像个别单位或团体的食品那样实行有效的监管,食品安全才能监管到位,食品安全事故才会越来越少。《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固然重要,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政府监管部门是否真把老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放在心上的问题。如果政府监管者把老百姓当成衣食父母那样监管食品安全,那食品安全就有了保障。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