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2015年我国乳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025-07-15 07:37    8936    中华厨具网

在新西兰政府公布毒杆菌乌龙事件调查结果的第二天,12月10日,事件“罪魁祸首”恒天然集团就宣布将第四季度固体奶预收价格从上一季度的5.3新西兰元/千克,下调至4.7新西兰元/千克。

占乳制品贸易1/3多的生产商恒天然的这个小小的举动,引发了中国乳业的巨大波澜。乳业上下游企业负责人以及乳业专家,都在向《财经日报》记者感叹:迎来寒冬的不只是新西兰奶农,还有中国乳制品全产业链上各环节。

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国内乳业会出现哪些新变化呢?

大牧场、奶农形势严峻

一位山东胶东半岛的奶农近日向记者称,目前部分乳企在当地的原奶收购价维持在3.5元~3.8元/千克,奶农不仅面临入不敷出的成本压力,同时还接到企业通知,要求更新设备,从养殖小区转型牧场,而这一切都需要奶农自掏腰包。

记者于今年9月底曾对胶东半岛奶农生存现状做实地调查,据当地奶农反映,自去年下半年,国内原奶价格因为奶荒一路攀升,今年2月份达到5.6元/公斤的高纪录,但因为新西兰进口奶粉的冲击,国内原奶价格持续回落,乳企以“过剩”为由限价、拒收。

正当奶农们盼着春节前有所好转的时候,恒天然的调价举动浇灭了他们的希望。

北京普天盛道企业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永军认为,“这将对国内大牧场和奶农带来巨大冲击,2015年将因此进入冬天。”他介绍,目前国内有52个万头牧场,在建和筹建的达24个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国内上游奶牛养殖企业也不回避所面临的冲击,个别负责人曾多次向记者透露,新西兰进口奶粉让他们压力很大,并称几家大牧场一直在上书国家有关部门,呼吁减少进口,保护国内奶牛养殖业。

此外,出于成本考虑,目前国内乳业巨头正在把常温奶高端产品的奶源转移到海外,而这将进一步打击国内大牧场。

中小乳企面临生死存亡

上游压力传导至下游生产加工企业,有实力有条件的乳业巨头们开始转移阵地,纷纷布局海外,比如伊利、光明相继在新西兰建设工厂,利用当地物美价廉的原奶。

但毕竟这类企业占少数,留守国内的则是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区域中小乳企。“不同于大企业,我们的话语权较弱,已有的优势也很难大声喊出去,所以一直在市场中处于防守状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东北区域乳企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是乳业整合期,不进则退,容不得中小企业喘气。

他认为,“2015年国内乳业将迎来剧烈整合,并不是以往那种温和的调整,一些中小乳企面临生存压力,会考虑是否继续做下去。”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