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企业改造赋能职业转型调查经济冷热
解码“发掘机指数”:现场感知经济复苏“喜与忧”
120吨的超大液压发掘机、无人化施工的摊铺机和压路机、臂长101米的巨型混凝土泵车……记者近来在2021长沙世界工程机械展览会上看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国内龙头企业,不只展现了“看得见”的智能装备,更有“看不见”的数字化效果。“可感知、能联网”正成为国内装备制作业标配。
海量设备投放市场后回收的大数据,正在为“我国制作”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开展供给“内驱力”。由此生成的“发掘机指数”,即时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则成为微观调控的重要参考。
今年我国经济复苏进程如何?《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来走进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深度调查“发掘机指数”的台前幕后,从微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现场感知“我国制作”温度和经济开展走势。
微观:“发掘机指数”闪现出资加速经济向好
在“工程机械之都”长沙,三一重工“18号灯塔工厂”,长30米的大屏幕上,60多万台设备的运行数据汇聚成“发掘机指数”。设备开工趋势、各省区市当月开工率……各种柱状图、折线图,绘成反映我国经济实时活跃度的“热力图”。
记者现场调阅发现,虽然2020年受疫情冲击,但自上一年下半年始,发掘机、吊装设备、混凝土机械累计开工时长却呈现高添加,闪现国内出资强劲复苏。以履带起重机为例,开工时长从上一年6月由负转正,并保持至今。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表明,“树根互联”是专注打造工业操作系统的渠道公司,长时刻剖析“发掘机指数”。“发掘机指数”继续上涨,这得益于我国对疫情防控办法的有效、“稳添加”办法的见效,以及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许多的使用场景。
今年以来,“发掘机指数”反映出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些结构性特色。
——许多基建出资项目进入中后期建造阶段。今年1至4月,“发掘机指数”累计正添加,标明经济总体继续向好。其中,吊装设备作业时刻接连4月完成同比添加,而发掘设备、混凝土设备4月呈现2021年以来的初次负添加。
“动工先动土,发掘机是工程建造的龙头,然后是混凝土机械,龙尾是吊装设备,从龙头传导到龙尾大约有半年到10个月”。树根互联ceo贺东东剖析说,发掘机4月初次负添加,可能标明许多基建出资项目进入中后期建造阶段。
——外贸气势良好,进口增速较高。港口机械可“一窥”外贸局势,而三一重工港口机械的市占率超越50%。数据闪现,2021年1月,港口机械作业时长同比添加率初次转负为正,且高达11.6%。4月,与货品进口相关度更高的正面吊,作业时长同比上升5.3%,而与出口相关度更高的堆高机作业时长则同比下降了22.1%。
进口的添加更为显着,这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互印证。公开数据闪现,4月货品进出口总额31492亿元,同比添加26.6%。其中出口同比添加22.2%,进口同比添加32.2%。
——分区域看,湖北省基建出资显着添加。“发掘机指数”闪现,1至4月,湖北各类工程机械设备作业时长同比大幅添加。其中,发掘设备添加78.7%,混凝土设备添加115.2%,路面机械中的摊铺机添加208.8%,压路机添加137.4%。这标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湖北疫后重振的气势十分强劲,许多复苏目标抢先全国。
微观:“发掘机指数”驱动企业全链条提升
“发掘机指数”不只是为微观经济供给参考,更为企业研制、出产、营销、售后“全环节”改造供给直接牵引力。
汽车起重机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设备。据了解,本来企业一般是经过剖析静态数据来进行规划,假如钢板用得太厚,会添加本钱、降低起重才能;但假如规划强度过低,又会引发安全事故。
“现在经过设备回收的全样本动态数据剖析,企业发现大部分汽车起重机存在超载问题,而且拿到了超载的具体比重和数值,由此可以精准地规划臂架强度,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找到平稳点。”贺东东说。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表明,他们树立的工业互联网渠道“中科云谷”,连接的市场设备已达40万台。根据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对要害部件进行寿命猜测、故障诊断,还能辨认客户危险,并将相关问题经过app和短信推送给客户,由本来的被动服务变为自动服务。
在企业内部,出产装备相同“数字化”。以三一重工为例,现在该公司在国内的18个产业园、60多个车间、5600多只水电油气表、8200多台机器设备、十几万种物料,全部经过渠道完成在线物联。经过树立公司数据中台,运用ai模型进行剖析,企业出产运营与管理模式不断改善。
“数字化”已闪现对企业运营质量的重大提升效果。向文波说,上一年,三一重工的人均产值到达400万元,这是衡量企业开展水平的重要目标。相比于上一轮职业高峰期,三一重工在没有新增厂房、职工大幅削减的情况下,发明了远高于当年的营收。
中观:“发掘机指数”为工程机械职业生态赋能
海量数据的价值得到充沛发掘后,不只倒逼企业内部改造,还能为整个职业高质量开展“赋能”。
事实上,受全球疫情蔓延的影响,许多企业一度遭受“断供”危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方位。
为此,作为主机厂的三一重工从上一年开始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数字化”,已有近百家供应商设备上“云渠道”。
“曩昔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许多事情靠电话沟通,要么订单下多了导致库存添加,要么缺货。”三一重工泵送事业部智能制作所所长饶有福说,现在出产进度、库存、质量等数据都可以在渠道上看到,很好地处理了配套不协同、危险不可控的问题。
贺东东解说说,在“根云渠道”上,主机厂能看到订单履行的动态发展,配套厂家也能看到主机厂采购订单的改变,完成了数据的“透明化”,让整个产业链的敏捷度和协同效率更高。
与此同时,工程机械职业呈现了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服务商。在2021长沙世界工程机械展览会上,记者看到一家“工业5g+vr规划”企业,经过超高精度数字模型,将工程机械设备及成百上千的零部件数字化,小到垫片的颗粒度都能闪现。这家企业的履行总裁黄晓君说,现在这样的“数字设备”可完成交互式拆装,为全职业供给规划评审、培训、展现等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制作业占比不大,但围绕制作业的出产性服务业却十分兴旺。这方面“我国制作”还存在显着短板。国内工程机械范畴由于数字化转型起步早、使用水平较高,已成为“我国智造”标杆,“十四五”期间有望成为全球领军职业。(来历:经济参考报记者宋振远刘璐璐白田田)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