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油烟机市场分析:多棱镜闪耀在2013
2024-05-20 23:01    2593    中华厨具网

大吸力、静音、变频、智能、自清洗,这些提法都不是在2013年出现,但在整个行业经历调整并向高端迈进之后,所有的这些,都成为产品进化并成为担载高端内涵的维度。一个在消极人士看来的“不过是个电机+风扇+外壳”的吸油烟机,成了一个多棱镜。在行业复苏之光的照耀下,多姿多彩。至少从产品角度来看,吸油烟机行业的2013年,是前所未有的精彩。

高端的维度

事实上,无论是强调吸力,还是聚焦静音,亦或是智能、自清洗和变频,这都不是新鲜的主意。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在经历2011、2012年连续两年的低迷之后,厨电企业终于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产品。

对行业发展保持密切关注的人都不会陌生,在2012年上海举行的家电博览会上,高端产品首次以独立的展区在博览会上亮相,鲜明的橙黄色地毯将之与其它产品区隔开来。

大家都要向高端要效益,要提升产品附加值,那么,高端之路到底怎样走?该沿着哪些维度赋予产品更多的附加值?

在消极的业内人士看来,一台烟机,无非是风扇+电机+外壳,没什么技术含量,也做不出来产品区隔。显然,这样的极端逻辑并不能代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更与行业向更高层级进发、企业急迫改善经营质量的规律背道而驰。因此,关乎烟机功能卖点、生动而丰富的营销包装仍旧被不断拓展并一波接一波地在市场上轰炸。并形成了当前市场上以老板、帅康、万和为代表的大吸力派;以方太为代表的静音派;以德意、樱雪等企业为代表的变频主张;以美的、华帝等企业为代表的清洗派别。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说大吸力、静音、变频、自清洗等等形成各自的流派并不确切,事实上,这只是各个企业的主推方向不而已,主要还是消费者需要这样的功能。”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只要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健康的目标,企业主推哪个方向并不重要”。

源自需求

如果把烟机比作一支多棱镜,那么无论是哪一个侧面,都有着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如同前文所述,烟机产品每一个维度的技术创新,都源自市场本身的需求。

从国内居民的消费习惯来看,中国消费者做菜时油烟大。1980年,国内第一个居民小区在江苏常州建成完工,之后的小区建设越来越多。集中居住的特征以及做菜油烟的弥漫,仅仅靠最初的排气扇显然解决不了问题。于是1984年,根据中国台湾产的吸油烟机样机,上海桅灯厂仿造成功,中国大陆市场开始有了吸油烟机的身影。之后的几年,以薄型机为主要产品的吸油烟机迅猛发展。薄型机吸力小(8-9m3/min)、容易漏油、烟机结构难以清洗、噪音大等问题一直未得以妥善解决。但相比之前的排气扇,当然“有比没有好”。

1993年,国内首台深型吸油烟机在帅康诞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薄型机吸力小、易漏油、难清洗、噪音大等痼疾,对行业而言,也是一次革命性的升级。此后出现的近吸式烟机,造型更美观、吸油烟效果也比之前有了进一步提升。

但市场需求永无止境。

一方面,直接排出室外的排烟方式对环境造成污染,基本上“一家做菜,整楼闻香”,另一方面,即便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公共烟道,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和人口越来越密集,经常会发生油烟倒灌现象。于是,加强排放效果、提升排放效率的大吸力、能够根据公共烟道内压力大小而自动调整排放功率的变频等等技术,价值被进一步凸显。

同时,更高的品质生活要求烟机的噪音更低、更易于清洗、更环保、更智能,这样,吸油烟机各个棱角的侧面被进一步发掘。

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个侧面的主推,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并争取市场的主动权。所不同的是,每个企业会根据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定位,进行不同的侧重和包装。仅此而已。

纠缠交织

怎样判断一台烟机到底好还是不好?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烟机?

一个略微尴尬、且有意思的现象是,每个技术卖点主推背后的企业所提供的消费者调研数据,都有细微的差别。主张大吸力的企业在市场推广中,称消费者最关注的是吸油烟效果。主推自动清洗的,说消费者最烦恼的是烟机难拆洗。主张静音的则认为,风量超过15m3/min之后,对吸烟效果不会有任何帮助。主张智能和变频,则认为品质生活的趋势下,烟机最核心的体验,在于对烟灶联动、物联网技术的体验。

事实上,从市场本身来看,各个技术点的背后推力一直在纠缠交织。尤其是以大风量和静吸为主要对立面的阵营。以老板、万和、帅康为代表的大风量阵营认为,大排风量技术始终是解决吸油烟机快速吸排的关键,静音、外观、材质等则是吸油烟机的附加属性,坚持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不断将烟机排风量推向行业极限(目前极限值超过20m3/min)。 而以方太为主的高效静吸一方则认为,提升产品外观设计、降低噪音和工艺制造方面更能赢得追求外观时尚、注重家装风格的年轻消费者肯定。

“大吸力和静音,这成为厨电行业两大专业品牌明争暗斗的焦点”,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背后是市场主导权的争夺,尤其在今年,非常激烈”。

北京的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在自己的博客里发布了因种种原因未能发表的文章。文章认为,“20m3/min的风量噪音一般超过50分贝,但52分贝是接近人体舒适度的极限值,因此,无法有效降噪的话,单单强调风力大就失去了意义”。文章还援引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副理事长石僧兰的话称“经试验,52分贝的噪声是人们忍受吸油烟机声音的一个极限值,高于52分贝的吸油烟机将是消费者不能忍受的。但随即,该名人士又在文章博客的末尾以“专家或许是口误”、“主办方否认”等词汇予以补充。

“当大吸力遇到高效静吸,不只是技术路线上的碰撞,还是两大巨头对市场版图重新划分、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博弈。”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前者主张通过拢吸、强滤、速排、节能等多个指标的均衡配比实现大吸力,达到“吸尽油烟及速排”的目的。后者的发力点是既要风力强劲,又能使噪音轻微,即将风量锁定在某个值,集中全力降低噪音。两家企业都不片面追求风量值的大小。

交织纠缠的不仅是风量与静音的焦点。

对于变频节能,接受记者采访的广东某企业营销总监认为,“吸油烟机的功率一般在200瓦左右,使用时间即便达两个小时,节能的效果也并不突出”。同样,对于自动清洗功能,也有一些主推近吸式的企业不以为然。自动清洗功能是弥补传统吸油烟机设计落后的一种无奈之举。因为传统结构的吸油烟机没有油烟分离功能,只能用自动清洗装置来弥补。而且自动清洗处理不好会出现漏电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项纠缠交织的过程中,国家标准的出台总是姗姗来迟。直到2012年实施的gb/t17713-2011中,才明确将气味降低度和油脂分离度在正文中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个企业在风量上的军备竞赛,转而追寻更为综合的指标。

“国标的修订者囊括了国内大部分主流企业,而且从国标的制定来看,要充分鼓励每个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在一些指标上都是基础性指标,每个正规的企业都可以轻易达到”,某业内人士指出。

各行其道

“大吸力、静音、免拆洗、变频等等,这些本来就是个无解的争论”,一名从事厨电销售多年的经销商告诉记者,“从我接触到的消费者来看,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和经济条件不一样,对各个技术层面的敏感度不一样”。该经销商称,“低端的消费者对风量要求高一些,对价格的敏感度也较高,而高端的消费者对静音和变频等较为看重”。

欧意控股集团总裁方志明也告诉记者,一台好的烟机,应该是各个指标的最佳平衡。与方志明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万家乐厨电营销总经理张爱群。张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一台油烟机最基本的功能是吸排油烟。过度地放大某项技术或过度叠加附属功能,并不能对产品本身产生革命性的改变。

如前文所述,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告诉记者,从协会的角度来看,只要符合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的要求,每一个技术层面的探索都值得鼓励。

有着多年品牌运作经验的广东某品牌营销总监告诉记者,各个技术卖点被包装并放大,这是品牌差异化运作的需要,其背后,是各个企业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但可喜的是,无论是怎样的延展和包装,在对消费者的态度上,各个主流企业都不含糊”,该品牌总监说,“一切围绕消费者,不是一句空话,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谁在消费者的记忆里越鲜明,谁就越有主动权,从宏观层面来看,行业的发展就会越精彩”。

“如果一个行业,仅有一个技术方向可以去拓展,那该多乏味啊!”该营销总监激动又不失风趣地向记者表示。

来源:家电联盟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