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说到宝马电动车,第一瞬间想到的一定是i3、i8,然而历史并非如此。在过去的40多年来,宝马研发了一些原型车、概念车用于改良纯电动力总成系统。细究历史会发现,这座百年的巴伐利亚制造工厂,每一步都是在艰难地试错,而每一步也都跟随着电动车的发展至今。
bmw 1602 electric(1972)
萌芽在1972年,正逢东道主德国在慕尼黑承办第二十届夏季奥林匹克奥运会,马拉松历史上的第一次直播,宝马电动车的第一次领跑。
1602e基于当时的2系平台打造,不同于现今电动车的前盖内的储物空间,1602e的前盖下简直塞满了铅酸电池(需要取下充电),还有一个最大输出功率为32kw的电动机。
仅为60公里的续航里程,电池的重量却已达到349kg。可见当时的电池技术远还未达到发展电动车的节点,虽然实车的表现差强人意,但宝马的前瞻意识值得敬畏。
次年,1973中东石油危机爆发…
bmw ls electric(1975)
ls像是1602e后的衍生品,碍于技术的局限,又始终追求进步的可能性。
ls electric配置上与1602e相似地采用了与博世合作研发的直流电机加上10v铅酸电池的组合,但这次终于完美补上充电接口。
补得上接口,却补不上充电难题,ls electric满电耗时高达14个小时,加速性和续航里程也无法在1602e上显著提升。
作为产品它无疑是失败的,但它就像是宝马电动车史厚积薄发的开始。
bmw 325ix(1987)
随着ukl前驱平台的盛行,前驱宝马已不少见。但要说历史的宝马无前驱,这话可不绝对。
时隔12年,机智的德国人这次找到了瑞士帮手abb携诚意之作——钠硫电池组。相比较之前的铅酸电池,钠硫电池具有3倍的能量密度,且更轻,更小。
此举带给宝马电动车历史意义的突破,这台电动325ix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150km。测试成功后,机智的德国政府则把这个车型揽入怀中,更多车型被生产为旅行车效忠于德意志邮政。
而这台纯电动325ix正是宝马车史上的第一台前驱车型,由全轮驱动改装单电机前驱而来。
bmw e1(1991)
第一眼e1的滋味,似乎看到了现今i3的影子,没错,这就是e1,第一款向电动而生的车型。
钠硫电池让宝马电动车项目组尝到了甜头,这一次又加上了氯化镍电池的增程,使这台法兰克福车辆露面的bmw e1可在城市中行驶200km且最高时速达120km/h,这可是在1991年。
轻量化的设计,简约的座舱,哪怕是在20多年后的今天,这依然是未来汽车设计的发展趋势。可惜概念车型e1并没有被宝马开发量产,却为将来做了里程碑式的铺垫。
bmw 325 electric(1992-1997)
宝马麾下有众多大将,3系一直上常胜将军,新鲜的技术当然也要迫不及待地在3系中尝试。
bmw与德国政府一直高度配合发展工业,90年代中期,3系被选中作为德国联邦研究院的测试车型。期间,参与测试的25台3系,一批装载氯化镍电池,另一批则尝试那时最前沿的镍镉电池技术。最终研发出的325 electric不但拥有150km的不俗续航里程,还实现了40分钟充电75%的快充能力。
若说e1提供了电动概念的启蒙,那325 electric的诞生可以说是bmw电动车实现工业化量产的重要一步。
mini e(2008)
mini生来玲珑,是历史的造就,也是未来的典范。
mini e的项目组是宝马集团第一次把电动车推向公众,超过台的mini e以租代购的形式出现在欧洲与美国,35kwh的电池组加上150kw驱动电机绰绰有余地搭载在这台老爷车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第一次锂电池组在宝马电动车上的使用。锂电池技术的成熟,使得轻量的电池拥有更高的电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充电难题。这台mini e有超过200km的续航里程,在专用的充电桩,仅需要3小时就可以完成充电。
这是在2008年的冬天,同年春天,elon musk开着第一台tesla roadster在一号公路望着星辰大海。
bmw active e(2010)
电动车也要有驾驶乐趣!
沿用的mini e的技术理念,宝马可不允许电动车盛行的日子缺失了驾驶乐趣,bmw active e应运而生。
选用了最易操控的1系,125kw的驱动电机,经典的50/50的配重,使得身负360kg电池组的active e也可以在8.5秒内完成0-60mph的加速,且超过160km的续航里程。
相较mini e低调的研发和宣传不同,active e似有天生骄傲地被高调曝光,且以active e作为测试车,公布了bmw的下一步量产计划——全新子品牌“i”。
bmw i3(2013)
bmw i8(2013)
全新的子品牌"i"在2011年发布后,2013年即推出了量产车型i3与i8。
百年以来,bmw都以发动机技术、底盘调教、驾驶乐趣来获得bimmer的钟爱,不同于过去的电动车领域尝试,子品牌"i"是决心重塑,i3与i8以概念车的姿态完成量产,不只是在原车型上进行改装。
虽然现在i车型并非电动车里的佼佼,i3只是200km的续航里程无法阻挡model 3的洪流,i8百公里加速4.4秒也完全不抵一台拥有ludicrous mode(狂暴模式)的model s。
可是,电动车的变革非一朝一夕,百年造车经验的累积也不止一砖一瓦。即使是出行需求,人们也都渴望着一台极具驾驶乐趣的电动车型。
来源:42号车库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