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如何看待84亿美元贸易逆差
2024-05-19 22:25    1681    中华厨具网

日前,我国外贸领域的两条新闻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一条消息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4月6日公布的2003年世界各国贸易排名,中国超过了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其中进口额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3位,超过日本、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进口国。这表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正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从原来的出口大国开始向进口大国转变。

另一条消息似乎进一步印证了上述分析。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9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2%,其中进口1241.4亿美元,增长42.3%,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8.2个百分点,并且已连续3个月出现贸易逆差,累计贸易逆差84.3亿美元,逆差之大为多年罕见。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情况表明,随着进口增幅的逐渐加大,我国长期顺差的贸易状况已出现较大变化。从数字上看,一般贸易出现较大逆差是一季度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51亿美元,增长34.7%,其中出口463.1亿美元,增长27.1%,进口587.8亿美元,增长41.4%,一般贸易环节出现124.7亿美元逆差。国内市场对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强劲需求是进口增速高的主要原因,比如去年全年的原油进口量为9000多万吨,而今年前两个月的进口量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吨。此外,对进口机器设备的需求也很大。

据海关有关人士分析,一季度外贸出现逆差的原因主要包括: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使一些企业出口意愿减弱。另一方面,当退税政策调整时,国产料件相对于免税进口料件的优势减弱,加工贸易企业会倾向于使用进口料件;同时,今年年初我国进一步下调关税税率,关税的算术平均水平由上年的11.3%降低到了10.4%,刺激了企业的进口。此外,还有外商投资带动下的贸易转移因素;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的设备进口的抵消因素;主要生产资料进口量价齐升的放大因素。

一季度出现84亿美元贸易逆差应该如何看待?对此,商务部有关人士表示,我国外贸进出口出现逆差很正常。因为近年来国内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增长迅速,国内需求扩大,资源呈现短缺状态,对原油、钢铁、棉花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大幅增加,同时有关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所以进口额快速上升。200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进口增速持续高于出口增速,我国贸易顺差大量缩减。从2004年看,出口增速可能大幅回落,而国内需求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局面可能将被打破。中国贸易平衡状况可能出现较大变化。

这位人士表示,从宏观经济层面看,贸易顺差在一定时期内减少甚至出现逆差,对国内经济运行不会造成重大影响,而对经济发展影响更多的是进口产品的结构。如果进口结构宏观调控失当,可能会对国内某些脆弱产业造成冲击。因此,需要充分关注进口数量和进口结构的变化走势。他认为,所谓进口结构比较合理,是指以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急需的能源、原材料、零部件为主的进口格局。

今年全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是否会出现逆差?商务部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今年总体来看,预计略有逆差,但数额不会太大。一季度尽管有84亿美元逆差,但逐月来看,1月份逆差0.2亿美元,2月份逆差78.7亿美元,3月份5.4亿美元,可以看出,一季度逆差主要是2月份形成的。

国家信息中心有关人士则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贸易顺差仍然会是我国近期的基本特征。他分析,我国从1989年以来,加工贸易均是顺差,而且顺差额持续稳定增长。从我国的进出口结构来看,加工贸易已超过半壁江山。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提高,加工贸易必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就决定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是顺差而不是逆差,只是随着国内需求的变化,进口增长速度的高低会影响贸易顺差的大小。

不管进出口贸易会出现顺差还是逆差,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外贸增长总体态势不会改变,但外贸出口的外部环境将越来越严峻,商品出口难度将会逐步增加,出口增长会变慢;同时,随着中国市场开放不断增加,将使进口增长大于出口增长,这样的态势可能会一直保持下去。在加强进口商品结构调控,组织好国内急需的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装备的进口,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做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推动贸易结构优化,加快贸易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是我国外贸工作面临的急切课题。

【】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本网转载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4007-1100-10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

手机站

微信小程序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