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南京“慰安所”旧址属旧城改造区 目前迁而不拆
2024-05-19 21:02    154    中华厨具网

心,项目拆迁实施单位为白下区房屋拆迁安置办。整个拆迁项目需拆除面积7587.7平方米,其中可能涉及“慰安所”的房屋共9幢,建筑面积为4800平方米,其中有263.7平方米属于落实政策的房屋,其余部分为白下区房产经营公司的直管公房。

听证会有三种声音

日前,文物部门专门召开听证会,征求各方面意见,共有3种声音。一种认为有历史价值,应该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严格的原地保护;另一种意见认为此建筑物系侵华日军当时征用的民宅,用了两年又撤回了,本身是民房,只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历史价值不大,没必要保护;第三种意见认为应该异地保护,因为年久失修,白蚁太多,已成危房,没有原址保护的价值。

目前实施迁而不拆

南京市委、市政府对此事非常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市长都作出批示和指示,要求相关部门慎重研究,严格论证。鉴于房屋严重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居住不便,政府决定目前实施迁而不拆的办法,将居住在里面的群众在雨季前迁出,相关旧房现在不拆。目前已搬迁利济巷居民154户,工企单位2家,其中可能涉及慰安所范围的9幢小楼住房116户,已搬迁83户,尚剩33户未搬迁。至今未发生一起上访和群众投诉。

下一步政府将组织专家对该建筑性质进行严格论证,进一步核清史实后,再明确是否应当保护以及以何种方式保护。

南京市文物局给出两点理由,来说明利济巷2号迟迟没有被认证为“文物”的原因:第一,此次认证并不在文物局的年度计划之内;第二,现在只有人证,却少有史料来证明其作为慰安所遗址的价值。

对此,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主任、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表示,如今,朴永心老人本人已经来到南京对利济巷2号进行了指认。这种指认在世界上都很少。而在苏智良教授10年来对于慰安所的调查中,南京利济巷2号也是“唯一”被指认的。据介绍,国内现在唯一被列为“文物”的慰安所位于云南,但那个慰安所无论是规模还是地理位置,都无法和利济巷2号相比。

朴永心,一位82岁高龄的朝鲜老人。1939年8月,她被日军骗到中国,紧接着在中国度过了4年作为慰安妇的非人生活。2003年初,朴永心老人委托中日学者和《现代快报》寻找她在南京的受难地。

为了完成朴永心老人的心愿,南京的热心市民竭尽全力地回忆过去,寻找记忆,甚至故地重游,为快报提供了诸多有力的线索。快报记者和专家学者们在南京的大街小巷找寻,其间发现利济巷2号的特征和朴永心老人回忆的情况有诸多的吻合。在南京市利济巷2号,朴永心老人清晰地指认出这就是那家浸透着她血泪的慰安所。《现代快报》是在场唯一的中国媒体。

摄于二战期间的经典照片《怀孕的慰安妇》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张关于怀孕的慰安妇的照片。利济巷2号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意义,成为法西斯的有力罪证。专家学者呼吁将利济巷2号建成全国唯一的慰安所纪念馆。而当时利济巷2号已经被列为拆迁范围之内。

【】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本网转载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4007-1100-10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

手机站

微信小程序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