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到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新糖砂石场,见到了发现、搬运大“炸弹”,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的砂石场工人。记者在砂石场库房内看到了被封存的大“炸弹”。“炸弹”长0.7米左右,呈不规则圆柱形,大致分为弹头、弹体、尾翼三部分。“炸弹”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被严重腐蚀,无法辨认出弹体上是否有型号、年代和用途等文字说明。
新糖砂石场一名姓王的工作人员说,8月29日15时左右,他和砂石场的几名工人在松花江上工作,采砂船的挖斗在江中挖出一个生锈的铁疙瘩,拿到岸边一看是枚“炸弹”。随后,他用塑料袋垫在“炸弹”下将它搬回了砂石场仓库并向九站派出所报警。当天晚上,他发现自己的手上出现红肿并有一些红点。工人们认为这枚大“炸弹”可能是战争时期遗留的毒气弹,因此都不敢再接近它。现在,他手上的红肿部位已经明显好转。
【】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本网转载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4007-1100-10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
手机站
微信小程序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