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铁路投资方面,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铁路“十三五”规划拟投资2.8万亿。上述学者表示,这只是一个初步核定的数字。
“制定这个数字,国铁局、发改委、铁路总公司和规划单位也做了综合的考量,主要考虑到“十三五”期间仍然是铁路建设的黄金发展期,中西部铁路投资的空间仍然很大,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行,城际铁路网的建设也迫在眉睫。”他说。
上述学者表示,“十二五”铁路规划的投资量也是2.8万亿,但中间做了调整,变成了3.3万亿,“如果按照今年8000亿投资量来计算,最终十二五规划期的五年内将达到3.5万亿元左右。”
除了远期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对于今年的新线建设,国铁局在上述会议上也部署了相关工作:对2015年计划新开工项目中的29个重点项目,抓紧组织开展可行性研究评审,及时提出行业意见,为项目批复提供专业支持。
根据此前官方透露的消息,今年将新开工建设60个项目。董焰表示,这些新开工项目中,以中西部地区的铁路为主。
“去年下半年,发改委密集批复了投资体量高达7000亿元的铁路项目,这些项目如果没有意外,都将在今年年内开工。”董焰说,“目前发改委对于这些项目的审批都是一路绿灯,仅以去年为例,铁总和地方报给发改委的新开工64个项目,在11月份就全部通过。今年铁路项目的审批、开工进度估计也会很快。”
在简政放权方面,今年国铁局也将继续深化,做到应放尽放,具体而言,一是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清理取消全部铁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同时进一步规范和改进行政许可工作,特别是对新型城际动车组(crh6型)的上线运营许可,要建立便捷通道、加快审批流程,为城际铁路发展做好服务。
二是细化新颁布规章《铁路运输企业准入许可办法》的具体实施措施,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铁路创造良好的法规和政策环境。
北交大经管学院教授赵坚表示,这两年来,铁路部门在放宽管制、减少垄断方面做的工作大致也是可以肯定的,一些领域都开放了门槛,但最终民间资本进入的还是少数。
赵坚分析,这主要源于一是铁路货运长期不景气,“一车皮难求”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大为减弱,二是铁路的运营和建设技术门槛高,有一些无形中的壁垒,虽然政策和文件都放开了,但实际上还是有重重阻碍。
“但对于一些民资来说,铁路的机会还是很多,因为它整个产业太过于庞大了,随便寻找到某个节点找到突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他说。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