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市制定了全市工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提出107个创新驱动发展突破口,确定了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新产品研制项目137个,落实到具有创新能力和动力的企业94家,设立创新驱动专项资金并分批进行扶持,收到良好成效。在数控技术领域,我市已成为国内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产业基地之一。大机床组合机床及自动线、柔性制造系统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数控比提高到65%;光洋科技自主研发制造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打入我国航天军工领域,并出口到德国;四达高技术研制的“飞机壁板爬行制孔机器人”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国产化进程提供了重要装备。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过程中,一批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成为典范:东北特钢不锈钢线材、大模块模具钢等高附加值特殊钢产品产能提高30%;重工起重研制成功国内首支特大对接型船用曲轴;瓦轴研制出国内最大最重的水泥辊压机轴承;大耐泵业成功研发了国内流量最大的长输管线输油泵;金重为神华宁煤成功建造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大型费托合成反应器,填补了国内空白;中国华录成功转型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技术产品供应商和文化创意企业,投拍了《媳妇的美好时代》、《我们结婚吧》等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反响的影视作品。
目前,我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了十大突破方向,已经在海洋工程、核电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产业基础。海洋工程装备生产能力位居国内首位,大船海工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占全球两成;在核电装备领域,形成了以一重加氢、宝原核设备、大高阀门、深蓝泵业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群,一批产品实现国产化,打破了依赖进口的局面;依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良好基础,我市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态发展上已具备先发优势,中国电信和华信计算机云计算中心先后落成,亿达名气通云计算中心开工建设,北斗应用产业园成功落户。
调整优化就必须有所舍弃。去年随着复州湾东海水泥厂两座机立窑被拆除,我市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任务。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我市共减少燃煤约170万吨,实现二氧化硫减排约6700吨、烟粉尘减排近1.6万吨。
【】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本网转载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4007-1100-10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
手机站
微信小程序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