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轴承工匠”
每年有超过2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收入超过30亿元
邢台临西是华北轴承产业的聚集区,市场份额占全国的10%。临西轴承工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迅速崛起,形成了“千家万户造轴承,千军万马闯市场”的繁荣景象。“临西轴承工匠人”劳务品牌应运而生。
临西县充分利用“临西轴承工匠人”劳务品牌的集群效应,不仅提升了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增强了务工人员的就业稳定性,还使得每年有超过2万农村劳动力能够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超过3千人被输送到外地就业。通过培育大量的“临西轴承工匠”,临西县不仅实现了3万多人从事轴承销售,还使得全县年实现轴承劳务收入达到了30多亿元。
“清河绒业人”
从业人员近8万,促进羊绒产业蓬勃发展
清河县被誉为“中国羊绒之都”,羊绒产业是其特色和支柱产业。目前,清河羊绒产业从业人员近8万人,拥有2万多家生产经营单位,“清河绒业人”劳务品牌和羊绒产品享誉海内外。
河北宇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是“清河绒业人”劳务品牌的创建单位,也是清河羊绒行业的代表企业。
清河县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建设,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培育壮大劳务品牌,培养实用人才,推动创新活动和技能培训,引进技术人才,表彰科技精英,开展羊绒加工实用技能培训,不断发展壮大“清河绒业人”劳务品牌。目前,“清河绒业人”已累计培训人数达6.6万余人次,吸纳就业8万余人。
“安平网天下”
培养优秀人才,推动丝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衡水安平县是中国丝网之都,也是全国最大的丝网生产基地,曾被誉为“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丝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2022年,“安平网天下”劳务品牌被评为省级劳务品牌。
“安平网天下”通过推进创业培训、创业大赛、金牌工人选拔等活动,选拔产业优秀人才,提升“品牌含金量”。目前,安平县丝网从业人员已达21万余人,在外丝网商贸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其中,周边县市来安平从业人员近4万人。
(摘自:河北人社)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