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强劲,传统配套企业如何应对?位于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的凌云西南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云西南")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凌云西南。(鱼复新城供图)
轻量化,是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方向之一。凌云西南瞄准这一全新赛道,与各主机厂开展联合设计和开发,成功推动辊压三维拉弯a柱等多款高强度钢产品,市场占有率近50%。
记者在其车间内看到,机械臂不停舞动、焊花飞溅,汽车a柱3d辊弯项目生产线上在45秒不到的时间内,一根a柱就辊弯成型;1吨液压自动化冲压生产线上,7台机器人同时作业,开足马力生产铝制保险杠……
"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车身的轻量化成为新能源汽车设计的重中之重,这就使得超高强度钢板日益成为汽车工业生产重要零部件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凌云西南公司总经理朱玉喜介绍,因为强度高,钢板可以做到更轻更薄,汽车车身的强度和安全性能也能得以保证,同时又能让汽车车体显著"瘦身",从而降低行驶过程中的能耗。
凌云西南生产线,机器人正在全速作业。(彭丽桦/摄)
基于此,凌云西南开始大力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一方面,凌云西南充分发挥凌云股份在高强钢及超高强钢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高强钢防撞梁、门槛等辊压件以及新能源电池壳体等高强钢轻量化研究,推动高强度及超高强度钢辊压产品替代部分燃油车产品、热成型产品、推动高强度辊压产品平台化应用等,以轻量化产品的量产实现产品结构转型工作。
其中,由其研发的新型a柱产品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工艺空白,并已经成功应用在本地车企。据介绍,该产品采用超高强钢三维辊弯成型技术,与传统的车身a柱工艺结构相比,缩小了a柱截型尺寸,从而缩小30%视野盲区,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性,同时a柱总重量降低了12%左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凌云西南生产线。(彭丽桦/摄)
另一方面,从2018年开始,凌云西南便开始了对工艺、物流、生产、质量等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
"建设之前,公司各个生产设备运行数据无法获取,设备利用率较低,故障反应时间慢,由于各个业务系统没有打通,信息孤岛现在普遍存在。"朱玉喜介绍。
通过在三维弯管成型设备、液压线冲压自动化设备、在线检测设备等数字化装备上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目前凌云西南已经能实现智能装备与plm、erp、jit(mes)、工装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之间的集成运行,打通了各工序间的数字化链接,实现了数据共享,其设备自动化率达100%。
来源:两江新区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