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创始人罗军:3d打印产业将加速洗牌
2024-05-16 01:08    7898    中华厨具网

国内第一家拿到3d打印骨科内植入物牌照的爱康医疗在港上市引发关注。“目前3d打印仍没有实现大范围应用,在材料、软件、设备研发以及应用方面,仍有很长路要走。要缩小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差距,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创始人罗军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政策积极推进3d打印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医疗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产业将加速洗牌。

“小而散”局面凸显

中国证券报:3d打印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罗军:中国3d打印发展近30年,但重大技术方面突破不理想,主要在于缺乏原创技术,核心人才严重短缺,3d打印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3d打印应用市场发展不充分,目前在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医疗卫生,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应用仅占很小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中国3d打印行业整体规模逐渐扩大,但“小而散”的现象依然突出。大约500家企业进入3d打印领域,但普遍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由于设备和材料等成本太高,应用市场没有打开,很多企业处于观望状态。如果实现规模化应用,成本有望显著降低,预计需要3-5年时间。

中国证券报:爱康医疗在港上市,是否意味着3d打印从概念进入应用阶段?

罗军:爱康医疗率先拿到3d打印骨科内植入物许可,是标志性的事件,但并不意味着3d打印在生物医疗领域从概念进入到广泛应用阶段。不管是工业领域、医疗领域还是文化教育领域,3d打印仍没有实现大范围应用。海外企业的步伐明显超过我们,全球3d打印一半的市场在美国,主要应用在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欧洲在民用领域领先,在汽车等新产品开发、模具、医疗、教育等领域积淀了很多经验。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3d打印产业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行业加速洗牌

中国证券报:3d打印行业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罗军:目前国内3d打印领域研发实力薄弱,人才是关键,需要系统性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应从基础性工作开始,把基础工作做实,苦练“内功”,不要急于求成。3d打印技术来源于材料,只有不断对材料改性,反过来对设备和工艺提出新的要求,才能实现技术的重大突破。

同时,应抓住应用这个牛鼻子,从示范应用入手。先进技术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d打印应与互联网深度结合,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市场打开才能显著降低成本。

中国证券报:《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推进3d打印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医疗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对产业发展有何影响?

罗军:该行动计划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在政策的推动下,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很大变化,诸多企业开始尝试3d打印技术。同时,海外大型企业主动介入3d打印领域,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预计2020年全球3d打印产值有望增加一倍。

2018年,3d打印领域将开始洗牌,传统制造业领域大型企业将进一步兼并重组3d打印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3d打印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转载)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