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年一度的ces在线上悄然落幕。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ces改为线上方式举办,和往年不变的是,许多厂商依旧在展会期间带来了年度新品,其中不乏针尖对麦芒的竞品大唱对台戏。2021开年,谁将笑到最后?
micro led:量产以上普及未满
micro led作为目前最被看好的“次世代”现实技术,在实验室与展会经过了数年的蛰伏之后,终于迈出了走向前台的第一步。
1月6日,索尼在ces展前发布旗下micro led产品,包括c系列zrd-c12a/c15a和b系列zrd-b12a/b15a,具备高对比度、高亮度、hdr、hfr等多种功能。索尼的micro led产品定位商用,针对商用领域推出了轻量化、模块化、无缝拼接等功能。
三星则在ces 2021期间正式发布家用micro led产品,首款产品包括110英寸与99英寸两种尺寸规格,并预计将推出更小的尺寸以便消费者选择。三星也为这款大尺寸产品提供了诸如了分屏、虚拟5.1声道等影音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品牌也纷纷推出micro led产品,寄希望于通过提前布局下一代现实技术实现弯道超车。近几年颇为低调的康佳在去年年底一鸣惊人,发布“aphaea micro led未来屏产品矩阵”,并发布全球首款micro led手表产品。
miniled: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如果说2021年的micro led产业成熟度还不足以支撑起巨头们的正面竞争的话,那么作为micro led普及的先头部队,miniled电视在2021年就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三星、lg、tcl纷纷在ces展前发布miniled产品,lg更是将新款电视命名为“qned”,直指三星知名的“qled”系列,火药味十足。
尽管在不少圈内人看来,所谓的“miniled”其实是个伪命题,但三星通过几年的宣传,也让qled的概念更加的深入人心,包括lg、tcl、创维等厂商的纷纷入局,也证明了市场对新概念电视的认可。
不管是三星的neoqled,还是lg推出的qned,本质虽还是液晶电视,但背后折射的却是两大巨头争夺下一阶段电视技术话语权的争夺。为迎接miniled的普及大潮,产业链上下游已经做好了准备,赢下miniled这一句,有望改写电视品牌的市场格局。
认知芯片:比人工更智能
电视“合资三强”中的另一家索尼并没有跟风推出miniled电视,但这并不代表索尼在今年裹足不前,恰恰相反,索尼在2021年展开了几乎是近几年来最显著的一次升级——xr认知芯片,并同时发布搭载xr认知芯片的 bravia xr新系列电视。
索尼在2021年选择芯片赛道,并非因自身在miniled方面的技术储备薄弱,而是面向另一个领域的防守反击。和其他两家合资品牌不同,索尼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更高,换言之,中国市场的风吹草动对索尼来说更加敏感。2020年,华为、小米、oppo等厂商强势发力电视,特别是华为、荣耀凭借鸿鹄芯片的ai功能大有改写国内电视格局之势。这样看来,索尼发布“xr认知芯片”,并强调认知芯片的原理及效果强于人工智能芯片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oled:成熟的技术就该这样
oled经过几年发展,市场对于oled电视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展前,lg display发布了采用了全新发光器件和结构的新一代oled面板,进一步提升亮度。不过坦率的说,oled电视的新技术爆发期已经过去,现在的技术升级是否能够大幅改善观感,还要配合显示芯片、处理算法的协同工作。
相比于画质提升,市场更需要的,则是lg display尽快提高产能,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体验到oled电视。展会期间,我们就看到了许多oled电视参与的显示新场景,例如透明电视、卷曲电视带来的全新体验,此外,83英寸与42英寸oled面板的推出则展示了oled作为显示设备的更多选择。更令人惊喜的是lg发布的31.5英寸4k oled显示器和三星推出的搭载屏下摄像头的oled笔记本电脑,这真正意味着oled吹响了对液晶显示设备全面进攻的号角,oled即将进入更多的显示设备,为更多消费者提供出众的画质体验。
坦率地说,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2021年的电视新品对于画质的参数并没有革命性的提升,但这并不代表电视机产品的裹足不前,奥运会、欧洲杯的姗姗来迟也将给2021年彩电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市场将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家电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