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aiot,包括家电产业在内的传统企业的升级面临着标准和体验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传统家电向智能家电升级的过程中,无统一标准,企业自建平台俨然是一座孤岛。另一方面,传统家电企业与智能入口配合不够智能,品类之间缺乏沟通和场景化互动。
而从目前进入消费类iot领域的主导及合作的厂商看,没有任何一方可以独立应对上述挑战,即便是目前声称已经在消费类iot领域领先的厂商(比如小米)。在这种背景下,包括家电产业在内向aiot转型的企业亟需一个平台或者一个新的生态来打破这些屏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 构建aiot生态需要入口与连接实力
从目前欲主导aiot生态的厂商看,由于手机是公认的在未来相当时间内依然是aiot的主要入口和基石,所以现在的aiot生态之争主要是手机厂商在唱主角,而手机业务的成败和iot业务的成败存在高度关联性,做不好手机,也就不可能做好aiot生态。
提及智能手机业务,根据华为消费者业务余承东在日前举办的华为“真生态臻品质”生态大会上透露,去年华为+荣耀手机销量为2.06亿部,位居全球第三,其中在中国中高端手机市占率34%,今年年底将达到50%。作为aiot生态主入口的庞大的用户基数,这点已经远超国内同样在aiot发力较早的小米。
在主入口领先的同时,华为提出了基于1+8+n的aiot生态入口策略,而在这里,除了智能手机外,在8个辅入口的产品上,华为也势头迅猛。尤其是在构建aiot生态基础连接方面的产品,例如路由器更是遥遥领先于对手。例如新近发布的华为路由q2 pro,直接将智能设备同时稳定接入数量上限从10+提升到100+,近10倍的接入数量提升和极速稳定的连接特性让aiot全连接成为可能。
相比之下,虽然路由器也曾经是小米的战略性产品,但由于此后小米更多类杂货铺类产品的推出,在路由器的技术和创新上几近于止步,只是最近才推出了一款新品,但其从底层协议的采用和支持、相关软硬件创新等方面,已经根本和华为不在一个层面。
例如今年华为自研的凌霄系列芯片将全面在huawei hilink生态中部署,凌霄cpu、凌霄wi-fi、凌霄电力猫芯片已经全面应用于连接产品,如华为路由q2 pro、ws5200增强版,以及后续所有路由产品。接下来华为还会推出凌霄iot wi-fi芯片系列,全面向所有华为智选智能家居生态合作伙伴开放。采用凌霄iotwi-fi芯片的家电设备,配合华为凌霄芯片的路由器,连接将更加稳定,体验更好,覆盖更远,功耗更低,可支持各种带电池的家电产品长期工作。
如此的创新和技术差距,具体到实际的用户体验就可想而知了。而这些最终决定了在aiot生态的连接体验华为始终领先小米。
正是基于上述在入口和连接方面的优势,从进入aiot产业之时,华为就采取了构建生态的高起点战略,并推出了核心的华为hilink平台。
相比之下,虽然小米发力iot较早,但鉴于其在入口和连接方面的弱势,所以其所谓的iot生态基本上是无序的单品模式,尽管对外也是开口闭口谈生态,实质上很难称之为真正的生态。其实这里我们想要补充说明的是,也许小米当初并非不想从生态的高点起步,只是因技术和实力(在入口和连接方面)所限,加上对于未来iot的发展趋势缺乏高瞻远瞩的产业判断,最终搞成了今天被外界称为不同单品聚集的“杂货铺”的方式。
开放与赋能 华为不做aiot生态的掠夺者
提及华为hilink,目前其入口连接数已达2.6亿,连接4000万家庭,接入huawei hilink生态伙伴数高达超过200家。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让华为hilink在打造aiot生态上进展如此顺利和取得骄人的成绩?
首先是开放。凡是符合hilink协议的第三方厂商的iot设备的品牌和产品均可以接入hilink平台被赋予智能功能,这一点非常符合iot广泛连接的特点,即连接设备的数量越多越好,毕竟iot的终极目标是万物互联。这点与小米发展iot采取的封闭的生态链企业模式,即只有其投资的生态链企业的设备或者品牌才可以连接其aiot平台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次是开放基础之上的赋能。就是主导厂商具备搭建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平台的能力。在这个平台上,主导厂商应与伙伴共同针对各个产品垂类的用户体验,销售场景,使用场景的定义,原型设计,验证和落地的环节,切实从消费者体验出发,让消费者感知到“智能”,“实用”。这点又与小米采用的以投资为主,只注重自身单品的价格和销售,而在真正事关产品本身的体验却“大撒把”的生态链模式大相径庭。
当然,赋能的关键是需要自身具备赋能的能力。为此,华为hiai智慧终端计算平台将提供芯、端、云三个层面的技术开放,赋能全球的合作伙伴。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与华为相比,小米在芯、端、云三个层面均不具备ai(未来aiot生态合作伙伴最需要的赋能能力)能力,赋能自然是无从谈起。
正是由于强大的创新和技术(例如ai)的背书,华为成立了方舟实验室。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领域软硬件和服务融合创新载体,实现了线下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落地。依托方舟实验室,华为aiot解决方案不仅做到了赋能单品体验、赋能跨设备体验、赋能卖场体验还能够做到对地产家装赋能,成为业界惟一能为生态伙伴提供众多专业能力的平台。
与此同时,华为围绕hilink智能家居生态战略,还搭建了三种生态合作模式,其中华为智选产品专注深度合作赋能,致力于打造iot最高体验标准;workswith huawei hilink产品专注广度批量合作,致力于开放能力、助力伙伴产品智慧体验;云云对接账号互通致力于激活存量用户,保障基础体验。
从上述我们不难看出,华为进军aiot市场(例如智能家居市场)并不是要自己做家电,而是搭建一个全新开放的平台,在技术和销售渠道上赋能,提升伙伴的品牌价值和产品销量,共同构筑智能家居品质生活。对消费者来说,huawei hilink集合众多优秀品牌,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智能家居产品,这种开放的做法大大促进了消费者在产品选择上的自主性,提升了智能体验。就像在日前举办的华为“真生态臻品质”生态大会上余承东所言:华为只做产业的赋能者,不做行业的掠夺者。这点与小米什么都做、产品不专业、四处树敌的“杂货铺”模式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生态战略升级 华为aiot有望再次甩开对手
正是鉴于上述huaweihilink的成功,进入到今年,为了实现将huawei hilink智能生活体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目标,华为从品牌、技术、产品和渠道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例如在品牌方面,huaweihilink从此前的智能家居生态升级为全场景iot生态。为此,华为正在聚合内外全方位资源推动智慧化变革早日到来,包括十多亿人民币的基础架构和技术标准研发、营销投入、生态激励等,并与千家伙伴合作,实现全场景iot产品进入万家店面。同时,不断将华为1+8入口极致的用户体验通过hilink平台赋能到iot产品。
而在产品方面,将会打造更多生态爆品,深化works with伙伴合作,从单品走向全系列、全品类。在深度理解合作伙伴、行业智能化升级的痛点和挑战后,将针对性地开放更多赋能能力,包括产品技术、营销推广、渠道、用户、平台、交付质量等。其中华为智选,将继续担当生态创新示范的定位,不断与专业伙伴打造更多生态爆品;works with huawei hilink,将品牌厂家从单一型号集成,扩展和深入到全品类、全系列,覆盖更广场景、提供更多价格档位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
至于渠道,将从华为拓展到伙伴渠道,打造更多单品爆款;从后装扩展到前装交付,实现方案集成。
与上述华为aiot生态的战略升级相比,我们看到的是小米依然在单品推出上乐此不疲,更甚的是,今年年初从小米分拆独立的红米(redmi)近日也对外声称未来也要做iot生态(实际上就是单个产品),并推出了首款所谓iot产品的洗衣机。由此不难看出,小米杂货铺式掠夺者的形象正在通过其独立品牌红米“发扬光大”。而这无疑会让小米距离搭建真正的iot生态越来越远。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随着智能家居2.0时代的到来,aiot已经从早期的单品智能化向智能连接和全场景智能化转变。由此主导aiot产业的胜负手也自然转向了生态系统的竞争。由于技术实力,起点即生态的huaweihilink无疑会占据优势,尤其是今年通过品牌、技术、产品和渠道四个方面的升级,huawei hilink生态将会更加强大,这也是为何华为在今年定下未来3年内,让智慧iot从梦想走向现实,让1/3的中国智能家电支持huawei hilink,成为全主力,中国最佳iot生态标准的底气。
————————————————————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处理。
来源:科技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