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从各省地市区出炉的2011年消费投诉情况,可以看出食品类投诉逐年增长,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公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
那么,如何才能减少食品问题投诉,提升食品质量安全呢?以饼干类食品为例,日前,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分别在广州、佛山、澳门地区多家经销单位随便购买了70个批次的饼干、糕点、膨化食品进行比较试验,其中66个样品符合标准,合格率94.2%。但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有两款在知名大超市销售的饼干,菌落总数不合格,表明卫生状况堪忧。
食品专家介绍,判断饼干类食品的好坏主要看四个指标,分别是微生物指标、防腐剂、理化指标和标签。微生物指标是食品的重要卫生评判标准,饼干中菌落总数和霉菌计数越多,说明食品卫生状况越差,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食用了菌落总数超标的食品容易引起腹泻等肠道疾病,严重时可引起食物中毒现象。
据悉,造成饼干微生物超标的因素很多,如生产工艺、生产环境、人员卫生、包装容器、商品运输等都可能引起细菌污染。
对此,饼干类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加工过程中各环节易受到污染的不同情况实施预防措施。
如完善生产工艺,淘汰旧生产设备;加强工作人员安全卫生意识,注意保持车间环境整洁;在食品添加剂方面,严格按照国家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加工。
在生产环境、控制菌落总数上,则应选择正确的消毒灭菌方式。比如采用食品动态(nicoler)消毒技术,对食品在冷却、包装、灌装环节持续不间断进行消毒灭菌,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二次污染食品。据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周立法介绍,食品动态灭菌技术采用最新的nicoler三级双向的等离子体静电场工作原理,利用高压直流脉冲使得等离子静电场产生逆电效应,生成大量等离子体来分解并杀灭细菌,再经过滤器、静电网等组件二次杀菌净化,大量等离子体迅速覆盖在管道、工器具等物体表面上,抑制细菌生长与繁衍,不仅杀灭空气中的有害病菌和细菌,还可有效杀灭员工自身发菌(新陈代谢),保持受控环境的“无菌无尘”标准。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