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送往保护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惊现佛山市南海罗村。3月12日7时许,有市民在罗村芦塘往下柏立交方向的王芝截洪沟发现疑似中华白海豚,迅速报警。经专家验证,误闯河涌的确为中华白海豚,在多部门合力营救后海豚终脱险,现已送往珠海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救治。
“不速之客”吸引千余市民围观
记者赶到现场时发现,包括消防、联防队和渔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已在现场,等待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专家前来营救。现场渔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白海豚身长约2米,体重约300多斤,身上有伤。
而在中华白海豚所处位置周边的桥上和两边堤岸上,密密麻麻围满了好奇的群众。下柏村村民黄先生告诉记者,早上接到朋友电话说这里发现中华白海豚,就立刻飞奔过来,“国家一家保护动物哦,都还没见过,很好奇它怎么会跑来这里?”
由于珠海的专家还没赶到,消防、渔业部门等也不敢贸然展开营救,只能用渔网把中华白海豚上下游200米的河涌围闭起来,以防它游到更远地方去。记者看到,白海豚有时隔一分钟,有时隔三五分钟就会跃起呼吸一次,引得围观群众连连惊呼。
现场渔业部门人员介绍说,中华白海豚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能够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但其呼吸和潜水间隔时间没有规律,呼吸时头部与背部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初步判断回声定位系统损坏误入淡水河涌
中午时分,多名来自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专家到达现场,并开始做营救前的准备工作。专家陈加林表示,据初步判断,白海豚的背鳍和尾鳍都受了伤,而且是旧伤,伤口从上到下,初步估计是被螺旋桨打伤,但由于它身上有污泥,暂时无法判断有没有新伤,而且,它从珠江口进来这里估计花了几天时间,如果没有正常进食的话估计也比较虚弱。
陈加林表示,白海豚的生存依靠其特殊的回声定位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和觅食,估计是其回声定位系统损坏了,所以才误入淡水河涌,也有可能是受到最近的天气影响。
来源:宁夏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