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红旗手风采
重庆晨报报道:(记者刘敏)从只有高中学历的农民工,到机械加工工艺中级工程师。大渡口区重庆渝通机械有限公司农民工李莉从业十多年,发明发动机零件400多种,所开发产品得到德国、法国、日本资格认证,独立开发的产品累计创产值2000万元。
今年,她获得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车间里的“好学生”
从农民工到工程师,李莉只用了三年。
1996年,李莉所在的重庆渝通公司,开始由“摩托车配件”生产向“汽车零部件”生产转型。为了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公司决定选拔一人学习技术工程。
“高中时当过班干部,思想素质好。”这个理由让李莉成了幸运儿。根据公司规定,她需在3年内,学完机械生产加工的各个流程。
连续3年左右,一天休息都没有。”李莉回忆,三年里,她坚持上班干活、周末上课、下班复习,自学了八门大专教程理论课,并协助绘制生产用图、下车间现场施工、熟悉老产品并参与改制,还自己尝试设计新产品。
“一天下来,自己吃过什么、怎么走回宿舍的,基本没印象。”李莉说,当时,除了拼命学习,她的脑海中几乎“空无一物”。
2004年,仅高中学历的她以零基础自费报班学电脑。2005年,她又自学了cad工程软件二维制图和三维制图。
学技术准妈妈几次流泪
李莉说,这三年里,她也常常想着放弃。
导师范国耀相当严厉,教她绘线型图,用什么样的字体、视图怎样摆放……都要精益求精。因缺乏基础,刚开始,李莉常常出错。连续两次绘得不合格,导师就会当场把她精心绘制的图纸撕得粉碎。
“觉得委屈极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当导师又一次撕掉了她绘制的图纸,李莉差点哭了出来。
“别考虑她怀孕了,一定要严格要求。”噙着眼泪刚学完绘图,李莉又开始进车间学习。当时,24岁的她已怀孕4个月。谁想,导师却叮嘱车床师傅从严管理。
车工要求精神集中、反应快,挺着肚子,李莉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强调学习机会的可贵、鼓励自己要坚持。一次,因车螺丝时反应慢了点,李莉不慎损坏车床刀片。车床师傅气得对她大骂一通。“哭得稀里哗啦的,真想跑回办公室不干了。”然而,李莉想起导师和公司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就坚持了下来。
自主开发产品400余件
掌握技术后,李莉与零件结下了不解之缘。
来源:重庆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