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业内对巨额大豆进口订单反应平淡,国产豆何去何从
2024-05-02 04:08    5590 

虽然业内对近来中美两国签署的巨额大豆进口订单反应平淡,但近年来国内进口大豆数量逐年增多,一方面满足了国内居民对食用油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国产大豆的日渐式微。产量萎缩,收购遇冷,国产大豆该何去何从?

中国对全球农产品市场依赖度越来越高,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原有平衡将被打破。近来中美两国签署的巨额大豆进口订单更加引人关注。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分别达到5480万吨和5264万吨,占到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

美国农业部2月13日曾预计,今年中国将进口大豆5550万吨,而未来10年大豆进口量将较此数值增长62%,达到9000万吨,急速增长的数字令人堪忧。

淡定:

中美签署大单属计划内采购

2月15日,在美国艾奥瓦州首府得梅因市举行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研讨会暨大豆贸易合同签约仪式”上,以中粮集团及中国储备粮管理公司为代表的中方贸易团签订采购合同,预计从美国进口大豆862万吨。仅一天之后,外媒公布的消息确认,中美在洛杉矶又达成一项5年期的协议,为双方有关粮食保障、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的磋商提供指导,并将采购大豆的数量推高至1340万吨,总价值67亿美元。

面对中国的巨额进口,美国大豆和中国大豆市场表现大相径庭。在中国采购美国大豆预期提振下,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价接连收涨,2月15日期价已升至近4个月高位,而国内大连大豆期价则连续3天小幅下探,2月16日更是平开后震荡下跌,创下3个交易日来最大跌幅,与美豆期价一路高涨的走势截然不同。

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两国的媒体报道上。相比美国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此则消息在国内并未掀起大的波澜。当记者电询中粮集团及中储粮集团相关人士时,双方均表示本次签订的采购合同是计划内的进口量,且属框架协议,未对采购价格及期限做明确界定。

业界人士也大都认为,这次大豆采购订单是在习副主席访问美国期间签署,符合以往惯例,中国积极推进中美贸易平衡,可能还将为美国带来更多集中出口的农产品贸易订单。对市场而言,属于全年计划内采购,无需多虑。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