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消费者因为饮料污染而受到损害,应该怎么办?在广东东莞石龙镇,2012年1月9日,一位名叫陈亮荣的消费者,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叙述了他曾经与可口可乐公司,以及美宜佳便利店打交道的遭遇。
陈亮荣的索赔遭遇,不仅再次证实螺纹瓶盖会对饮料二次污染,而且,这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索赔借鉴。而当消费者遭遇不安全食品,不仅可以按照程序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瓶盖污染导致拉肚
事情回溯到2007年8月的一天下午,陈亮荣来到了距自家不远处的美宜佳便利店内,在冰柜中拿出来15瓶已经冰镇了的可口可乐塑胶瓶装饮料准备回家给自己和家人解解暑。
在购买饮料的当天晚上,陈亮荣就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浑身无力等症状,接连几天都不见好转。之后陈亮荣随家人来到了医院,并没有得到医生的确诊,庆幸的是他打了几天点滴算是把症状缓解了下来,但停药后陈亮荣马上又出现了上述症状。
当时正好有一个一直在饮料行业工作的朋友来探病,他就讲述了最近得了什么不知名的怪病,食欲不振、腹泻、浑身无力,到医院也查不出个所以然。
“我就问他最近都吃了什么?我是做饮料的,他一说他在冰柜里买过几瓶可口可乐饮料,我就怀疑问题肯定是出在这里,很可能是瓶口螺旋处被冷冻液污染导致细菌超标,他喝了这样的饮料怎么可能不拉肚子。”陈亮荣的朋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忆称。
听了朋友的一席话后,陈亮荣来到了他所购买饮料的商店要求赔偿。但店主表示不能单凭陈亮荣一人说法就证明是他们饮料的问题,他要求陈亮荣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索赔与检测
在朋友极力要求下,陈亮荣带着剩余未开封的10瓶可口可乐来到了广东省东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经过为期1周的检测,最终广东省东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给陈亮荣出具了一份带有检验专用章以及负责人签名的正规检测报告。
在上述检测部门书面出具的检测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对于陈亮荣送来的10瓶未开封可口可乐600ml饮料的检测。上面明确标注取样位置是:拧开瓶盖后,在螺旋处取样。其检测结果是:细菌菌落总数2400cfu/瓶。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