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人均粮食消费逼近500公斤大关意味着什么——从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看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性
2024-05-02 03:37    3148 

刚刚过去的2011年,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百姓餐桌越来越丰盛,大部分国人的餐饮结构已从温饱型跃入小康型,主食消费逐年下降,肉蛋奶酒等副食消费逐年上升。副食是由更多的主食转化而来,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粮食消费猛增。2003年,也就是“八连增”的起始年,国产粮食4.3亿吨,粮食进出口基本持平,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34公斤,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到了2011年,国产粮食达到历史最高峰的5.7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24公斤,这样却不够吃了,当年净进口粮食6390.3万吨,人均粮食消费量已突破471公斤,如果折算当年净进口337.8亿美元的肉蛋奶果等农产品,则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直逼500公斤大关(世界粮农组织认为人均400公斤即可满足营养均衡)。粮食生产“八连增”,从4.3亿吨到5.7亿吨,累计增长33%;消费“八连增”,从334公斤到471公斤,累计增长41%。消费增速是生产增速的1.24倍。

我国粮食总产量和总消费量均是世界第一,目前口粮消费约占30%,饲料用粮约占40%,工业用粮约占20%,种子和新增储备用粮约占5%,损耗浪费等约占5%。长时间以来,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口粮、种子及新增储备、损耗等稳中有降,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持续攀升。预计饲料用粮将达粮食消费总量的50%左右,工业用粮将达到25%以上。这种结构变化将带来粮食消费总量的大幅提升。

2003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6932.9万吨;2011年肉类产量预计为8100万吨左右,我国肉类生产以猪肉为主,牛羊肉的比例不到15%,每斤猪肉约需消耗2.4斤粮食,每斤禽肉或禽蛋约需消耗1.3斤粮食。此外,存栏的能繁母猪以及水产养殖等也需要大量粮食。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已超过国际平均水平,但是还不到美国的一半,因此尽管我国肥胖人口已达3.25亿,但是谁也动摇不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美食佳酿上赶英超美的决心,中国肥胖人口预计在未来20年增加一倍。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