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451234热线消息(记者李璇)在街边的水果摊上买了六斤半香蕉,回家一称却只有五斤,足足少了一斤半。19日,市民杨女士反映,她遇到了“缺斤短两”的烦心事。
杨女士说,17日下午她下班回家,经过城区建设路与鲁化路路口附近时,看见一个小伙子在街边卖水果。一问香蕉价格,每斤才2元,她感觉挺便宜,就想买点回家。她当时还把价钱讲到了每斤1.8元,她选好后,摊主把香蕉放在电子秤上称重。“我看着他在电子秤上输入单价1.8元一斤,接着显示出价格是11.7元。收钱时,还给我去了零头,只收了11.5元。”杨女士说,她平时都随身带着弹簧秤,就那天忘了带,她掂了掂重量,感觉差不多,也就放心地回了家。
回家后的杨女士,习惯性地称了称香蕉,结果才五斤重。“我一算发现不对,十一块七应该是六斤半香蕉才对。我当时还想是不是家里的秤坏了,还跑到邻居家称了一遍,还是只有五斤。”杨女士说,她买的香蕉足足少了一斤半,这样算下来,摊主多收了她2.5元,而她买的香蕉,价格也达到了2.3元一斤。18日一早,气愤的杨女士提着香蕉去找卖水果的男子理论,没想到该男子却没有出摊。
杨女士说,虽然她买的东西不值钱,但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摊主“缺斤短两”,顾客上一次当就不会再买,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买卖。
来源:齐鲁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