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四川甘孜:青稞特种粮
2024-05-02 02:55    1223 

近年来,为了加大民族地区特种粮食生产,提高民族地区特种粮食青稞生产能力和自给能力,确保民族地区粮食安全、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甘孜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综合措施,稳步提升青稞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构建民族地区特种粮食青稞供给的长效保障机制。

一是抓重大项目建设,打造特种粮食青稞核心产区。2006年以来,投入1000万元实施“民族地区增粮增收工程”,累计建设青稞粮食生产基地32万亩;投入1200万元实施了国家藏区青稞基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和青稞种子基地建设项目,建成青稞商品粮基地15000亩和良种繁育基地25000亩;集中资金打造特种粮食青稞核心产区,形成了康北和康南优质青稞产业带。

二是抓农业科技攻关,提升农业科学种粮水平。2006年以来我州以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甘孜州综合试验站、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育种攻关课题—青稞新品种选育等重点科研课题为支撑,加强基础科研,开展育种攻关,选育审定了青稞新品种康青8号。从2008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发展年、农业科技深化年,“院校州”农业科技合作,四川省农业科技进藏区行动等一系列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推广康青6号、7号等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次,集成农耕农艺技术,累计建成青稞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50个、70万亩次,通过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青稞单产从135公斤,提高到了180公斤,提高了33.33%。

三是抓惠农政策落实,稳步提升青稞生产能力。2006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先后兑现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到2011年全州四项补贴达到9240万元。特别是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青稞机耕、机播、机收从2006年的26.5、18.5、6.05万亩,提高到了2011年的30.2、23.8、18.23万亩。带动全州青稞播种面积从2006年的44.6万亩增加到2011年的50.3万亩;全州青稞产量从6.05万吨,提高到9.01万吨,增加了48.9%;人均青稞自给能力从78公斤提高到103公斤,自给率从65%提高到85.8%,提高了32%。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