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亩的蔬菜基地仅用一人的力量便可以做完灌溉工作,从国外引进的纯种波尔山羊通过技术改良不仅适应圈养环境还能利用中草药为其治病……7日上午,记者跟随市委常委、横县县委书记林山青,副市长肖志钢在横县考察调研时发现,在科学技术的注入下,传统农业也能创造惊人效益,科技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养殖创造客观效益
在人们的印象中,山羊养殖是漫山放养,羊儿遍山头。但走进位于横县马岭镇的广西咪咩波尔山羊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在这里看到的却是室内养殖的山羊。
走进山间的羊圈,十来米长的羊栏分置两边,一只只长着弯弯犄角、浑身毛绒的波尔山羊正低头在食槽前吃食。“传统的山羊养殖需要放养,但是经过公司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成功解决了山羊圈养的技术难题,取得的饲养效果和效益还远高于放养模式。”该公司总经理苏福松介绍,目前该公司繁殖选育的波尔山羊成年公羊体重超过125公斤,成年母羊达到95公斤以上,羔羊出生平均体重4公斤;3个月龄羔羊体重超过20公斤,6个月龄山羊体重超过40公斤。
在繁殖选育过程中,该公司利用科技手段,不仅证明了在广西发展山羊圈养的可行性,还总结了一整套波尔山羊养育繁殖、防病防治的经验,并研究用中草药治疗羊病,大大提高了羔羊的成活率。
波尔山羊被称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2000年苏福松从贵州运回广西首只波尔山羊,经过12年的科学繁育,已经从最初的一只波尔山羊纯种羊,发展到存栏400多只纯种波尔山羊。多年来,为全区各地及广东、云南等地养殖户和畜牧部门提供3000多只优良波尔山羊,扶持农户养殖超过200户,为公司及农户的山羊养殖创造了可观效益。
波尔山羊的规划化养殖只是我市规模化、标准化、技术化养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支持新建改造规模猪场500多家,建设沼气池10万多立方米;新建发酵床猪场20多家,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目前我市规模猪、牛场绝大部分都采用沼气池处理,沼气作燃气、发电,沼液、沼渣作种植肥料,充分变废为宝。
来源:南宁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