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生长在全国100多块肥沃的土地上,那里没有空气污染、水质好、农药的使用很规范;它们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明,入港上市前还要经过严格的"体检",一旦不合格就要打道回府,而且还将面临禁闭整改的处罚。”此话说的是专供香港的果蔬。南山供港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担负着此项检测重任,2011年全年检测果蔬样品约30万个,日均供港配送蔬菜600多吨,该中心从2007年4月1日运营至今,供港蔬菜未发生过一起毒菜事件。
这让与香港仅有一河之隔的深圳市民非常艳羡。对此,市人大代表陈炳强提出,建立供深农产品流通准入和标准化管理体系,可向供港蔬菜的标准看齐,确保我市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市民食品安全保障。
供港蔬菜
问题蔬菜一律严禁供港
百个蔬菜基地国家备案
1月6日,记者在南山供港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看到,其货源与福田、布吉农批市场的来源大不相同,原来,根据国家供港蔬菜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该配送中心的大品种蔬菜原料必须全部来自国家备案基地。
供港备案基地资格可以说是百里挑一。“首先要从品种适销对路、种植规模较大的无公害基地或绿色蔬菜基地中进行挑选,再仔细考察其土壤、水质、肥料等方面能否达到质量标准,农用化学品规范使用,供港蔬菜采收期符合农药使用间隔期规定要求。”供港蔬菜中心经理丁思明说,达到要求后,供港配送中心才与该蔬菜基地企业签订供港蔬菜挂钩联营协议,并要向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及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备案。
丁思明介绍,为保证质量和数量,供港中心提出了供港蔬菜区域化种植基地备案模式,即是对上游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基地+标准”的管理模式,把市场需求信息传达给签约的龙头企业,再由其组织生产基地进行区域化生产。该中心现已拥有供港蔬菜备案基地近100个,遍布全国近20个省份。
有“身份证明”才能供货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