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周口2月8日报道:(齐永杨正华刘玉涛)今年25岁的马伟国,三年前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河南淮阳县城关镇贾庄行政村马庄村,投资搞起了反季节蔬菜种植,年收入近百万元。1月28日,中新网以《大学生返乡开农场年收入近百万元》为题对马伟国返乡种菜致富的事迹进行报道后,受到网友追捧。
大学生返乡种菜年收入近百万受网络追捧
龙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中新网报道,河南大学生返乡自主创业的新闻被各大新闻网站广为传播。河南省委宣传部网络管理处将这条新闻写进2012年第6期的“网络舆情”,上报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赵素萍部长看了马伟国的创业事迹,在“网络舆情”上批示:“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这样的典型……”,同时,马伟国的事迹受到网友称赞:“只要有信心,行行出状元,河南小伙儿好样的!”2月8日,记者再次来到淮阳县城关镇马伟国的地下温室蔬菜大棚里,见到了满脸汗珠的马伟国,两手沾满泥的他,脸上却挂满了笑容。“现在棚里的黄瓜正是丰产期,两天采摘一次,一次卖5000多元,每斤仍能批发到1.8元左右。乡里乡亲都说我钱挣得快。”
2006年马伟国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在外做营销工作,打拼中,萌生了回家创业、发展种植大棚蔬菜的念头。困局中,勇者先知先行。克服一切困难,2009年他建起7个地下温室蔬菜大棚,仅半季黄瓜豆角就收入20多万。掘到第一桶金后,2011年又扩建到13个总面积近20亩的冬暖式温室大棚。在交谈中,他满怀信心地说,今年少说也能收入80多万元。
大学生回乡创业,扎根基层,做新型农民,带一方农民走上致富路。在淮阳,像马伟国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只是其中一个典型。
“绿色通道”成就大学生创业梦
短短两年内,马伟国如何从一个毕业在外的“漂游族”变成现在的“种菜”高手和带富能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开始与他深聊。
“多亏县里的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这个通道为我解决了创业路上遇到的资金、技术、场地等诸多难题。”马伟国此时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