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吉林频道2月6日报道:(记者赵梦卓、王晓明)作为农民参与文化、自办文化的重要载体,吉林省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并以剪纸、二人转、民族歌舞等呈现鲜明地方特色的形式,赢得农民欢迎。截至目前,吉林省累计建成农村文化大院4048个,其中农民自办文化大院914个。
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说:“文化大院是文化活动的平台,更是科技普及的平台。它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还可以让农民转变观念、改变陋习,学习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
吉林省文化厅厅长林君表示,吉林省农村文化大院发展态势喜人,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地方特色鲜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剪纸、二人转、象帽舞、刺绣、根雕、萨满文化、延边朝鲜族歌舞、蒙古族马头琴等形式,突出了吉林省鲜明的民族、民俗特色。”
目前,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由自娱自乐的单一性发展模式,向特色化、产业化的多样性方向转变。像东丰县农民画、敦化市刀画、吉林市松花湖浪木根雕、东辽县葫芦雕等已开始进行市场化运作。
2012年,吉林省将扶持建设农村文化大院2000个,并补贴资金1000万元。力争到2013年末实现农村文化大院全省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并逐步延伸到自然村屯。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