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积压着5吨槟榔芋,地里还有15吨没敢挖出来;要是再没销路,老林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槟榔芋烂掉了
虽然个头不大,但老林的槟榔芋吃起来“很粉”
n本报记者章微/文肖春道/图
今年过年,福清海口镇斗垣村的两位花甲老人很是焦虑:他们花了半生的积蓄种下的200多亩槟榔芋,至今还没卖出去。无奈下,两位老人给“省长信箱”发了一封求助邮件,恳请本报帮忙解燃眉之急。
上周,本报收到了省信访局转来的函件后,立即派记者联系两位老人,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希望能通过“海都农家乐”农副产品直销平台帮他们解决难题。
“恳请帮解燃眉之急”
上周,省信访局转来《数十吨槟榔芋找不到销路》的求助信。这封信是福清海口镇斗垣村村民林坤生发到“省长信箱”的邮件,全文如下:
过年了,来自福清的我们却彻夜难眠。
2011年我们用前半生的积蓄,种植了200多亩槟榔芋,产了数十吨芋头,谁知遭遇滞销。之前,我们把一部分芋头运到广东,没想到买主爽约了,亏了钱不说,还欠下一身债。
我们的槟榔芋肉白,松软,绝对是上品。如今,槟榔芋的市场零售价每斤5元多,遇到现在的情况,我们不求挣钱,只希望芋头不要白白烂掉,价格可以低至3元/斤。
此前听闻《海峡都市报》的“海都农家乐”推出了“能帮一个是一个”的活动,恳请帮农民解燃眉之急。恳请省领导帮帮我们!
头次种槟榔芋却遭欺诈
上周,本报接到这封求助信后,立即联系了林坤生。“海都报真能帮我们吗?太好了!”电话那头,林坤生难掩兴奋之情。
记者赶到仓山,林坤生和老伴陈爱华正拉着一车的槟榔芋在展进路的便民市场叫卖。“卖了一天,只卖出50多斤,仓库里还堆着5吨芋头,照这个速度卖,芋头都要白白烂掉。”林坤生眉头紧锁。
随后,记者跟林坤生夫妇来到堆放芋头的民房,只见两间共60多平方米的民房内堆着黑压压的一堆槟榔芋。“我们每天守着这数吨的槟榔芋,愁白了头都卖不出去啊。”林坤生老伴陈爱华说着说着,眼泪就开始在眼眶中打转。
林坤生今年63岁,陈爱华59岁。林坤生说,去年老两口花了半生的积蓄,租了200多亩的地种槟榔芋。由于头次种槟榔芋,200多亩只收了几十吨的槟榔芋。
来源:海峡都市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