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水果销售商在三亚鸿港水果批发市场包装水果,里面有大量废纸。 新华社图片
“黑心”商贩欺诈手法
手法一:喷水加重
一些商贩通过不断地给水果喷水,使得水果在过秤时增加重量。
记者以游客的身份在三亚市鸿港市场以十多元每斤的价格购买了一箱芒果,但是记者回头称重后发现,芒果的包装纸箱加上里面的“水果纸托”等重量达4斤,粗略计算,至少损失了四五十元。推荐阅读伊朗拟将俘获的美军无人机玩具模型送还美国 去年国企利润2.26万亿十二五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 制造业拖后腿 fdi再现负增长 春晚彩排赵本山排场大(图)关羽和希特勒在一起 惊世油画(图)[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赵晓:收入差距为何有增无减?
手法二:整箱卖,不“裸称”
记者15日晚上在三亚市商品街一巷采访时,旁边一位游客准备买两箱芒果。在游客要求“裸称”时,却遭到了商贩的拒绝,并称这是“行规”。
而记者随后调查发现,在这种本身质量就非常大的包装纸箱中,里面居然还塞满了各种废报纸等填充物,这些填充物加箱子的重量至少占了总重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手法三:联手黑司机卖高价
记者调查发现,出租车司机等群体充当起了水果商贩的 “托儿”,然后通过高价卖出水果,取得回扣。这些的哥每帮店主卖出一箱水果,最多可获得上百元回扣……
据新华社三亚1月18日电
有网友日前在微博反映,在三亚凤凰镇通往凤凰机场的沿途,一些“黑心”水果店与的哥联手专宰游客。紧接着,又不断有网友持续曝出三亚水果市场的种种欺诈手段:缺斤短两、以次充好、价格虚高、购物环境脏乱差……网民的声讨,几乎将海南水果市场的乱象翻了个底朝天。
新华社记者先后在三亚市鸿港市场、第一市场、商品街一巷、凤凰路等水果主要销售区域实地探访发现,各种形式的欺诈在这些区域或多或少地存在。
网民曝三亚水果市场之乱
北京的张先生日前在微博发帖称:今离三亚前,匆匆到三亚第一市场里买点热带水果回京。在市场里见一老妇人摊,就想照顾她生意。她推荐我买成箱的“释迦”和莲雾。因急着赶飞机就付钱走人。回家打开看:一整箱“释迦”是坏的!一箱莲雾表面排了一层下面是纸屑。一直听到三亚商贩恶名,今见识了!去三亚童鞋小心啦!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