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厦门市加大力度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监测。
“关口前移、来源可溯、去向可追、监管高效、全民参与、操作便捷”,厦门市创新研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网络监管系统”,运用高科技手段初步构建了从食品准入、销售到退市的全程电子化动态监管模式,打出了“管源头、控流向、堵去向”的三记食品安全监管组合拳,打响了一场食品安全保“胃”战。
十分钟查出问题食品去向
1月13日,厦门市工商局“综合移动执法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从这一天起,工商人员开展巡查时,只需随机从货架上取下一种食品,扫描条形码,即可立即查询到食品质检报告、进销货台账、供货商和生产商证照等电子信息,而不必翻箱倒柜查找纸质票证。
同时,依托“综合移动执法系统”,监管系统建成了食品安全应急调度平台,可以对执法人员的智能手机进行gps定位,对全系统执法人员进行统一调度指挥,实现对问题食品的快速下架,避免问题食品进一步扩散。
当日,厦门市食品安全检查相关的所有工商人员都配备上这款移动手机终端系统。至此,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巡查监管。
提起食品安全网络监管系统的方便之处,厦门市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处的王显告诉记者,正由于有这套系统,全市的食品去向一目了然。2011年12月2日,厦门市工商局收到了省食安办关于对2011年10月16日生产的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优饮料(清新草莓口味)进行核查并依法处置的通知。接到通知后,王显和同事通过系统迅速地查出:共有1家批发商经销该批次食品,购货商共购进3000箱,库存量2646箱,总销货量354箱。于是,立即通过系统发出撤柜、下架的通知。
“那天下午5点半才接到的通知,10分钟就查出问题产品卖到哪里去了。要是按以前传统的排查方法一家一家地查,那得将食品市场翻了个底朝天啊,恐怕两周还查不完呢!”王显说。
综合移动执法系统是厦门市食品安全网络监管系统的子系统。为了控制食品流向,厦门市食品安全网络监管系统还建立了网络监管平台,设置了“流向追溯”模块。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